唾手而得的意思、唾手而得的详细解释
唾手而得的解释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的东西。
词语分解
- 唾手的解释 比喻极易。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勃 ( 萧勃 )之别将 欧阳頠 军 苦竹滩 , 陈武帝 遣 周文育 总师,唾手而禽 頠 。”《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
- 得的解释 得 é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适合:得劲。得当(刵 )。得法。得体。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可
网络扩展解释
“唾手而得”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成语形容事物或目标极容易获得,比喻毫不费力即可达成。字面意思是“像伸手接住唾液般简单”,强调事情的轻而易举性。
字面拆解
-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的动作,象征动作轻松、简单。
- 而得:即得到、获得,指结果轻易实现。
出处与用法
- 古代文献:最早可追溯至《新唐书·褚遂良传》,唐代褚遂良在分析边疆战事时提到“唾手可得”,后演变为“唾手而得”。
- 近代引用:清代小说《小五义》第54回中也有使用(例:“这房可唾手而得”),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用于形容日寇侵华初期的形势。
- 语法:作谓语或定语,如“唾手而得的胜利”。
例句与引申
- 例句:毛泽东提到:“过去日寇唾手而得东四省,现在却需血战。”
- 引申义:常用于强调目标实现难度极低,或批评轻敌态度。
近义词
- 唾手可得:意义相同,使用更广泛。
- 垂手而得:强调动作的轻松,如垂手即可完成。
权威性与辨析
需注意该成语的出处存在多源说法,但核心含义一致。现代使用中更偏向口语化表达,书面语可优先选择“唾手可得”。
网络扩展解释二
唾手而得,意思是轻而易举地获取所需的东西。该词的部首是口,笔画数为8。它是由“唾”和“手而得”三个字组成。
“唾”字的繁体写法是“唾”,它是由“一”和“几”两个字的组合而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唾”字的古代写法为“唾”。这种写法在简化之前比较常见。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形容一个人只要伸出手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无需付出太多努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唾手而得”的例句:“这个机会对他来说太好了,他几乎是唾手而得。”
通过组词,可以扩展该词的用法。例如:“唾沫”(口水)、“唾弃”(蔑视)、“时机得唾手而得”(获得时机)。
近义词包括“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它们都表示某事情容易达成。
反义词则是“艰难困苦”、“付出努力”,强调完成某事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