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收入突出,超过一般人家较多的富裕户。《新华文摘》1980年第7期:“许多来访者都曾访问过的那些富裕队、冒尖户,我们都不再去看。”《人民日报》1981.4.11:“你真是冒尖户,靠集体致富,靠劳动发家,这是正路,大胆地干吧!”
“冒尖户”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在特定领域或群体中表现突出、超出一般水平的人或事物。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经济层面的含义
常见于改革开放初期,特指通过劳动率先致富的家庭。例如:
引申含义
广义上可形容任何领域中的佼佼者,如学业、技能等。例如:
该词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鼓励劳动致富的社会导向。
《冒尖户》这个词是指家中年轻一代冒尖、出类拔萃的人,特指家境贫寒但有一个能够冲破困境、取得成功的孩子。
冒尖户的部首是冒,并且冒尖户的笔画数为15。
冒尖户一词的来源比较模糊。有些人认为,这个词起源于中国农村地区。在农村社会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家庭并不富裕,但却有一门出类拔萃的子弟,在贫穷的环境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为家庭带来了荣耀和希望,成为家族的骄傲。因此,这个词开始用来形容这样的人。
冒尖戶(繁體字)
关于冒尖户的古时汉字写法,暂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
他来自一个冒尖户,不负家人期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冒尖家庭、冒尖青年、冒尖学生。
冒尖户的近义词有冒尖儿、冒尖子。
冒尖户的反义词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家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