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旄麾的意思、旄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旄麾的解释

(1).即旌麾。帅旗。《三国志·吴志·吴主权传》“是时 曹公 新得 表 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 权 迎之”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载 三国 魏 曹操 与 孙权 书:“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 刘琮 束手。”

(2).泛指旗帜。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闔庙旋艫,祥飈送颿,旗纛旄麾,飞扬晻蔼。”参见“ 旌麾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旄麾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军事指挥权的复合名词,由“旄”和“麾”两个部分组成。《汉语大词典》记载,“旄”原指牦牛尾,古代常作为装饰物用于旗帜顶端,象征权威;《说文解字注》解释“麾”为“旌旗之属,所以指麾也”,即指挥军队的旗子。两字结合后,“旄麾”特指以牦牛尾装饰的军旗,是古代将领发号施令的重要器物,如《三国志·魏书》中曹操“亲秉旄麾”即指其亲自执掌兵权。

从词源结构看,“旄”为形声字,从㫃从毛,强调旗帜材质;“麾”从毛从手,体现挥动旗帜的动作。古代文献中,旄麾常与“节钺”并用,如《后汉书》记载将领“持节钺,拥旄麾”,表明其统率军队的合法性。唐代以后,随着军事制度演变,该词逐渐被“帅旗”“令旗”等更通俗的词汇取代,但仍保留在诗词典故中,如李白《塞下曲》的“旄头灭,麾下骄”。

主要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史》(中华书局,2001年)。

网络扩展解释

“旄麾”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词义

2. 引证与用法

3. 结构与文化内涵

总结
“旄麾”一词兼具具体与抽象意义,既特指帅旗,又扩展为旗帜统称,反映了古代军事与礼仪文化的结合。需结合语境判断其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版画鼻酸藏往厕筹差悮陈宝搥牛磁画大次刀砧顶尖,顶尖儿地雁冻寒非族风闻论事焚炀福底儿干肥葛屦履霜捍棒含消悔不当初胡枲监议鲛室谨择决芸巨无霸浪包娄劳乏类省试良平龙筦銮跸蟆衣草眇么目无尊长拏攫内蕊泥猪瓦狗藕花刨梢漂絮孺婴杀哀沙滤器善幻神火神仙鱼射亲丝栈耸秀索客停缀頽肩枉结枉辙猬鼠无波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