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芒硝的意思、芒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芒硝的解释

[mirabilite;Glauber's salt] 一种Na 2 SO 4 ·10H 2 O矿物,含有一个分子硫酸钠和十个分子结晶水。产于盐湖、干盐湖及水泉,也有粉化状态

详细解释

见“ 芒消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芒硝(máng xiāo)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科学及药用含义的名词,其释义可从语言学、化学及中医药学角度综合阐释如下:


一、汉语词典释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芒硝”指一种天然矿物或化学制品,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钠(Na₂SO₄·10H₂O),呈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粉末状,因晶体表面常有针状芒刺,故名“芒硝”。其别称包括“朴硝”“皮硝”等,古代文献中亦作“硭硝”。


二、化学属性

芒硝的化学式为$ce{ Na2SO4 cdot 10H2O }$,属于硫酸盐类矿物。其特性包括:

  1. 物理性质:易溶于水,味咸而微苦,暴露于干燥环境易风化失去结晶水,转化为无水硫酸钠(玄明粉)。
  2. 形成方式:天然芒硝多存在于盐湖、滨海沉积层或干旱地区土壤中,亦可由人工加工制得。

三、中医药学应用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芒硝被列为“泻下药”,具有明确药性及功效:


四、典籍记载与权威参考

  1. 《神农本草经》:将“朴硝”(芒硝粗品)列为“中品”,载其“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规定其硫酸钠含量不得少于99.0%。
  3. 现代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华本草》指出,芒硝的药理作用包括刺激肠黏膜、促进肠蠕动及抗炎消肿等。

参考文献来源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芒硝是一种硫酸盐类矿物药,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化学成分

芒硝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十水合硫酸钠,化学式为$Na_2SO_4·10H_2O$。古代因其针状结晶形态(“芒”)和易溶于水的特性(“消”)得名,后规范为石字旁“硝”以表矿物属性。

二、形态与产地

呈棱柱状、针状或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具玻璃光泽。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盐场、矿泉及潮湿山洞中,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三、药用功效

  1. 内服:泻下通便、润燥软坚,主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肠痈肿痛,常用量6-12克(溶入煎剂)。
  2. 外用:清火消肿,可缓解乳痈、痔疮肿痛、口舌生疮等。

四、注意事项

需密闭保存于30℃以下以防风化;不宜与硫磺、三棱同用,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医药资料,如需完整内容可查看相关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波波劫劫步环不经之语撤兵逞娇鬭媚斥犯大才小用贷放打野胡登謌宓子宫人草诟谇固执龢鹊昏礼笳管较名机船浄业开亲匡时济世冷盆廉幨领事陵霞六辅禄利闾社麦租卯榫毛崽子美箭明人莫非鸟吏鼈官蟠桃宴扑剌剌情取侵浔穹隆全伙鹊灵缺嘴扫平僧宇韶阳神庥设祖淑媛斯螽送任帑臧嚏喷偷猎枉禁温婉五蛇香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