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谙事的意思、谙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谙事的解释

熟悉事理;懂事。《晋书·刑法志》:“故諳事识体者,善权轻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远。”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经事还諳事,閲人如閲川。”《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贵人听得,説道:‘是甚么人?好不諳事!’” 周立波 《盖满爹》:“ 楠森 年纪轻,不谙事,对父亲更加放肆,也更横一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谙事(ān shì)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动词,由“谙”(熟悉、精通)与“事”(事务、事情)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对事务或人情世故有深刻了解,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及文化内涵角度分述:


一、词典释义与字源解析

  1. “谙”的本义

    “谙”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悉也”,即熟知、精通之意,如白居易《忆江南》中“风景旧曾谙”。引申为对事物规律的掌握。

  2. “事”的涵义

    “事”指具体事务、世态人情,如《论语》中“敬其事而后其食”,强调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3. 复合词“谙事”

    结合二者后,“谙事”强调通过经验积累对世务的透彻理解,近义词包括“老练”“通达”,反义词为“懵懂”“不谙世事”。


二、用法与语境分析

  1. 形容人的成熟稳重

    多用于评价个体处世能力,如:“他年纪虽轻,却十分谙事,处事圆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批判性语境中的运用

    可暗含对过度世故的贬义,如《红楼梦》中评王熙凤“太过谙事,反失本真”。

  3. 古今用法对比

    古汉语中侧重“通晓事务”(如《宋史》载“谙事者掌机要”),现代汉语更强调“人情练达”。


三、文化内涵与儒家关联

“谙事”深层体现儒家“经世致用”思想:


四、近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点 情感色彩
谙事 经验积累的智慧 中性/略含世故
干练 办事效率 褒义
圆滑 规避冲突 贬义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许慎.《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3. 朱熹.《朱子语类》. 中华书局, 1986.
  4. 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09.

网络扩展解释

“谙事”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词源与结构


古籍与文学用例

  1. 《晋书·刑法志》:
    “故谙事识体者,善权轻重,不以小害大。”
    (描述通晓事理的人能权衡利弊)(、)。
  2.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通过经历熟悉世情)()。
  3. 现代文学:
    周立波《盖满爹》中“楠森不谙事”,形容年轻人缺乏经验()。

使用场景


近义词与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或现代用例,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安育白漫漫班镜撤弃敕封愁红怨绿钿涂掉舌地老天荒抚慰刚大虼蜽皮供招趹踶桂花寒缸会儿惠勒-费曼理论活检见解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箕倨记里鼓车津鼓鸠类集族具瞻壸术唠什子领承零圭断璧力彊乱世凶年马爵蛮寇明镜止水明矑脑瓜子拟寇千山万壑前夕签治浅衷清靡青真攘羊桡歌阮郎迷濡没贳过食谱十样景双六熟精叹咏梯取兔客王赫玩延宪牍闲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