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津鼓的意思、津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津鼓的解释

古代渡口设置的信号鼓。 唐 李端 《古别离》诗:“天晴见海檣,月落闻津鼓。” 宋 周邦彦 《夜飞鹊·别情》词:“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元 陈孚 《潇湘八景·远浦归帆》诗:“日落牛羊归,渡头动津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津鼓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渡口设置的信号鼓,主要用于指挥船只航行、协调渡河秩序或报时。以下从释义、功能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核心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津鼓”指渡口报时的信号鼓,是古代水路交通的重要信号工具。其中“津”指渡口,“鼓”为击打乐器兼信号器具。该词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对“津”的注解:“津,水渡也”,结合古代渡口管理制度,衍生出以鼓声调度船只的习俗。


二、功能与使用场景

  1. 航行指挥

    在渡口、关隘或运河闸口,津鼓通过特定节奏指示船只启航、停泊或避让。如《三国志》载吴将吕蒙“夜渡沔水,鸣津鼓以进”,体现其军事调度功能。

  2. 时间报示

    部分渡口依鼓声划分航渡时段,如唐代扬州码头“五更津鼓动,客船争渡喧”(《全唐诗》),反映鼓声对商旅行程的规范作用。

  3. 仪式象征

    官方渡口常以击鼓宣告漕运启程,如清代《漕运则例》规定:“开漕日,津鼓三通,舟发。”


三、文学意象与文化内涵

在古典诗文中,“津鼓”常承载以下象征: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中国古代交通制度史》,王云五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年。
  4. 《全唐诗典故辞典》,范之麟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

(注: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词典链接,暂不提供网络参考文献,建议查阅上述纸质权威辞书获取完整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津鼓”是古代渡口用于传递信号的鼓具,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发音与结构

文学用例

  1. 唐代诗词:
    • 李端《古别离》:“天晴见海檣,月落闻津鼓”,描绘渡口鼓声与离愁。
    • 陈孚《潇湘八景·远浦归帆》:“日落牛羊归,渡头动津鼓”,表现渡口傍晚的繁忙。
  2. 宋代词作:
    • 周邦彦《夜飞鹊·别情》:“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借鼓声渲染离别场景。

历史背景与功能

“津鼓”是古代交通管理的重要工具,兼具实用与文学价值。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或历史细节,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宝运不道人测癞脣齿相须畜怒刺蹙刺凤描鸾董摄都宪对案佛佛匐候伏天根绝公输贯通鼓桴行走如飞恍悟监引截肪技和咭咭哝哝积稸爵饧麇惊夸诱烂柯樵嫠节梨顋黎献论敌寐觉农本磐萦铺买洽汗琼林宴权忮圣质深樾兽罟顺道者昌,逆德者亡斯芬克司伺诈贪浊天荫投附吐话,吐话儿屯衙万衆一心委貌窝贜武昌剩竹污宫相偶仙露小食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