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攘羊的意思、攘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攘羊的解释

《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邢昺 疏:“言因羊来入己家,父即取之。”后以“攘羊”谓扬亲之过。《周书·萧大圜传》:“吾闻 湘东王 作《梁史》,有之乎?餘传乃可抑扬,帝纪奚若?隐则非实,记则攘羊。” 宋 刘兼 《贻诸学童》诗:“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攘羊”是一个源自儒家经典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伦理争议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出处与本义 “攘羊”出自《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原指父亲偷羊,儿子告发父亲的行为。其中“攘”在古汉语中有“窃取”“夺取”之意(参考网络百科补充)。

  2. 引申义与争议

    • 该词后来演变为“扬亲之过”的代称,即揭露或宣扬亲人的过错。
    • 儒家对此存在伦理争议:孔子批评这种“直”违背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礼法,认为亲情伦理高于法律正义。
  3. 文学用例 宋代刘兼《贻诸学童》诗:“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即用此典,对比揭露过错与维护亲情两种价值观的矛盾。

  4. 现代语境 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多用于学术讨论或文学创作,常引发关于“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的哲学思辨。

注:当前该词无近义词可直接替代,反义可参照“亲亲相隐”等维护亲属隐私的词汇。如需了解“攘”字更多含义(如攘除、攘臂),可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攘羊》的意思

《攘羊》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驱散群羊。在广义上也可指赶走一群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攘羊》这个词,由“攵”和“⺶”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

《攘羊》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攘羊不牧,此其所自终也。”意为不养护羊群,即将羊驱散,比喻治理不善导致群体解散。

繁体

《攘羊》的繁体字为「攘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攘羊》的汉字写法为「攘羊」。

例句

1. 他们不断攘羊,导致团队内部无法团结一致。

2. 政府采取措施,成功地攘羊后,经济开始复苏。

组词

1. 攘除:赶走、驱散。

2. 攘外:排斥外来势力。

3. 攘灾:驱除灾难、消除灾害。

近义词

赶走、驱散、驱逐。

反义词

聚羊、护羊、养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