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口钱的意思、马口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口钱的解释

汉 代向牧民征收的马税。 汉武帝 太初 二年(公元前103年)开始征收,后来时征时免。《汉书·昭帝纪》:“ 元凤 二年六月詔曰:‘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口钱是中国古代一项特殊的赋税名称,特指向百姓征收的用于饲养官府马匹的费用,主要盛行于汉代。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字义与词源

    “马”指官府饲养的马匹;“口”在此处引申为按人或按户计征的单位(类似“人头税”);“钱”即货币。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史籍,如《汉书》记载官府因养马成本向民众摊派费用,逐渐形成“马口钱”的专称。

  2. 征收性质与用途

    马口钱属于专项杂税,区别于田租、算赋等主体税种。其征收目的是弥补官府马匹(如驿站用马、军马)的饲料与管理开支。征收形式为货币,对象涵盖农户或特定户籍人口,具有强制摊派特征。

  3. 历史背景与演变

    汉代马政关乎国防与交通,马匹饲养耗费巨大。汉武帝时期为应对战争需求,将养马成本部分转嫁于民,形成马口钱制度。东汉后期,该税常与“口钱”(人头税)合并征收,成为百姓沉重负担。至魏晋时逐渐被其他税目取代。

  4. 文献佐证与权威释义

    据《汉书·食货志》载:“官府养马,岁费浩繁,令民纳钱以佐刍秣,谓之马口钱。”现代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汉代向百姓征收的养马税”(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算书》中亦有“马口钱”的税项记录,印证其征收实态。


参考文献来源:

  1. 班固《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睡虎地秦墓竹简》与汉代税制关联研究(文物出版社)
  3. 《汉语大词典》“马口钱”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4.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西汉竹书[叁]·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马口钱”是汉代针对马匹征收的一种税目,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要点说明:

  1. 基本定义
    马口钱是汉代向牧民或养马者征收的马税,以马匹数量为计税依据,属于牲畜税的一种。名称中的“马口”可能指按马匹数量(即“口”)计算税额。

  2. 起源与征收时间
    该税始于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主要用于补充军费或财政需求。但因其加重民众负担,后续政策反复,存在“时征时免”的特点。

  3. 历史记载与政策调整
    据《汉书·昭帝纪》记载,汉昭帝曾下诏免除当年的马口钱:“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三辅、太常郡得以叔粟当赋。”,说明朝廷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税收政策,可能以粮食等实物替代。

  4. 征收对象与范围
    主要针对牧民和养马地区,尤其是“三辅”(京畿地区)及“太常郡”(掌管宗庙礼仪的辖区)等特定区域。

  5. 历史意义
    马口钱反映了汉代对牲畜资源的管理和财政需求,但也因加重民生负担而难以长期推行,成为汉代经济政策中争议性的一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记载,可参考《汉书》相关卷目或汉代经济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保举保殖不归事参军戏残烈撑抵雏鬘辍赠蹴蹈弟共恫喝钝衰非望飞鱼服忿懫佛柜耿饼公共课挂履官卖规袭行号卧泣黑耸耸家妓讲时钟健康尖牙鲛龙家庭教育捷报频传缉林林寖安荆州舅弟腊醅连底清毛水毛毡麻叶子梦笔生花灭国鸣钟食鼎哪样浓汁平民院撬窃弃逆归顺秦穆公球状元上疏山浦升汰收养涛濑踏筵田叟物在人亡下笔有神县命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