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放南山的意思、马放南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放南山的解释

见“ 马入华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放南山"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将战马放归南山(泛指远离战场的山野),其深层含义是形容战争结束,天下太平,不再需要备战的状态,常引申为放松警惕、安于现状。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本义

    指战争平息后,战马不再用于征战,被放养到山野中。象征停止武力,恢复和平。

    ▸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92页。

  2. 引申义

    后多用于批评麻痹大意、忽视潜在危险的行为,含警示意味。

    ▸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12卷,第107页。


二、典故出处

此成语典出《尚书·武成》:

“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解散军队,放归战马与耕牛,推行文治。后世演变为“马放南山”,与“刀枪入库”并用。


三、权威解析

  1. 结构分析

    • 马:代指战备资源;
    • 放:解除约束,回归自然;
    • 南山:虚指远离战场的安宁之地。

      ▸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用例分析。

  2. 情感色彩

    初为褒义(歌颂太平),后渐含贬义(警示居安忘危)。如清代小说《镜花缘》批判:“若谓马放南山,便是盛世,实乃自欺。”


四、现代应用示例


五、关联成语


“马放南山”以历史典故为基,既承载对和平的向往,亦暗含对懈怠的警醒。其双重语义在古今语境中持续焕发生命力,成为汉语中极具辩证色彩的经典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马放南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基本释义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多引申为思想麻痹、放松警惕的状态。其核心源于古代战争结束后停止武备、恢复民生的场景。

2.出处与典故

出自《尚书·武成》,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象征战争结束、和平到来。

3.近义词与反义词

4.现代用法与警示

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常含贬义,用于批评长期和平环境下忽视潜在危机、放松警惕的现象。例如:“企业若安于现状、马放南山,终将被市场淘汰。”

5.例句参考

《说岳全传》第一回:“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如需更完整的释义或例句,可参考《尚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街白蜡拜折子悲绪蹦走标准镜头宸虑臣卫吃交持两端床垫槌棒跕躧丁男地球豆瓣酱顿説二根饭碗弓缴故知涸冻狐冰急困舅父龛火坤育雷市陵肆龙华寺路陂趢趚买嘴禖宫冥锭麑裘喷礴求爹爹告奶奶丘树湫水去留桡桡任信入门问讳撒鸭子识大体豕豪十羊九牧水粉疏俊邃炁堂役坛户通奸通则忘迹夏李香资铦颖谢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