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名贵的砚台。参见“ 緑石 ”。
緑石砚是中国古代一种名贵的砚台,其核心特征与产地、材质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緑石砚是以「緑石」为原料制作的砚台,因石材颜色翠绿而得名。其材质珍贵,属于古代文房四宝中的上品,具有实用与收藏价值。
产地与特性
緑石主要产自湖北归州(今秭归一带),另有说法认为甘肃洮河也曾出产。据宋人米芾《砚史》记载,归州緑石纹理如「风涛之象」,石质紧实,研磨时出墨快,但渗墨后光泽度较低,颜色近似水苍玉,视觉效果独特。
历史评价
宋代文献对緑石砚评价存在分歧:米芾称其「色绿可爱」,而李之彦在《砚谱》中批评洮河緑石「性腝不起墨,不耐久磨」,说明不同产地的石材品质差异较大。
文化地位
作为文人雅士的珍品,緑石砚常被与青州红丝砚等名砚并列,清代冯桂芬更在诗文中将其视为文房雅物代表。
若需查阅具体古籍原文或更详细工艺分析,可参考、7中提到的《砚史》《砚谱》等文献来源。
“緑石砚”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一种石制的砚台,颜色呈绿色”。这个词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緑”、“石”和“砚”,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特定的事物。
“緑石砚”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緑石砚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石制的砚台在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中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工具,是用来磨墨汁的媒介。而颜色绿的石制砚台则因其独特而美丽的外观而备受青睐。
緑石砚的繁体字为「綠石硯」。
在古代,緑石砚这个词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意思保持不变。古时候的写法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字体,但通常会保持石和砚的基本形态。
1. 他用緑石砚磨墨,粉末细腻,汁色浓郁。
2. 她在书房中摆放了一块緑石砚台,以便随时写字。
緑石砚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词语,例如:
1. 緑石砚台
2. 緑石砚床
緑石砚的近义词是“青石砚”或 “绿色砚台”,指的都是颜色为青绿色的石制砚台。
緑石砚的反义词可能是“白石砚”,即颜色为白色的石制砚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