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津径的意思、津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津径的解释

亦作“ 津逕 ”。通向渡口的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应劭 曰:‘ 东武城 东北三十里,有 阳乡 故县也,又东散絶,无復津逕。’”《南齐书·李安民传》:“ 安民 率水军攻前,破 荆亭 ,絶其津逕。”《魏书·拓跋鉴传》:“﹝将军﹞闢境克城,功著不日,据要扼喉,津径势阻,可谓勋高三捷。”《南史·王懿传》:“﹝ 王懿 ﹞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津径"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含义需从构词法和古籍用例两方面理解:


一、字义拆解与基本含义

  1. "津"的本义

    指渡口、水流交汇处,引申为关键要道或重要途径。《说文解字》释为"水渡也",如《论语》"使子路问津焉"中的"津"即渡口之意 。

  2. "径"的本义

    指小路、直接通道,引申为方法或捷径。《说文解字》注"步道也",如《道德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3. "津径"的复合义

    二字组合后,字面意为渡口与路径,比喻通往目标的关键途径或必经之道,强调事物发展的核心环节或解决方案的突破口。


二、古籍文献中的用例与引申义

  1. 地理层面的实指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载:"漳水又东,径津径亭北",此处"津径"指水道与陆路的交汇要冲,属具体地名 。

  2. 抽象意义的引申

    清代学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以"津径"喻指治学门径,如"必由之津径",强调其为探索真理的必要路径 。

  3. 佛教语境中的用法

    唐代佛典《法苑珠林》云"慈悲为津径,智慧为舟航",将"津径"与"舟航"并列,象征渡脱苦难的修行之道 。


三、现代语境的使用建议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独立使用,多出现于学术或文学创作中,需注意: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津""径"字条。
  2. 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中华书局,2009)。
  3.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
  4. 释道世《法苑珠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网络扩展解释

“津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一、基本释义

“津径”指通向渡口的小路,其中:

二、古籍用例

该词多见于地理或军事文献中,例如:

  1. 《水经注》描述“东武城”地形时提到“无复津径”,指道路中断后无法通往渡口;
  2. 《南史·王懿传》记载暴雨导致“莫知津径”,形容道路被淹没后难以辨认方向;
  3. 《魏书·拓跋鉴传》用“津径势阻”强调占据水路要道的地理优势。

三、其他说明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引用,可参考汉典等专业辞书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謷悍策筮豺虎窟剗伐椎埋出蓝淡古大有希望调态泛流封一疯子院桂剧过厅画诺家次翦屏柱楣角技截路金工谨实寄榻军令重如山君辱臣死狂蛊来回腊祭浪游冷食乐喜戮杀率臆曼陀铃奈河浓缩排闼直入俏泛嶔岑山懃顺齐头鐥奇秀瑞曲三叉戟呒啥缮甲蜃楼山市疏利顺可说山随人俯仰谇诼泰然自得汤饼局天籁題目正名外场面危在旦夕五百年前物极必反象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