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履和的意思、履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履和的解释

践行中和之道。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颂》:“玉趾既御,履和蹈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履和作为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本义溯源 "履"字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践行、实行(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和"指中正平和之道(来源: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二字组合形成动宾结构,字面意为践行中和之道。

二、历史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代人名与字号,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晋名臣诸葛恢。《晋书·诸葛恢传》记载其"字道明,一名履和",此处"履和"作为别名使用,承载着儒家"致中和"的哲学理念(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

三、文化引申 在传统礼制语境中,"履和"可引申为遵循礼法规范,如《礼记注疏》郑玄注"履,礼也",孔颖达疏"和即礼之用",强调礼制实践与和谐社会的关联(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现代汉语中该词已不作为独立词汇使用,主要保留于历史文献与姓名学研究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履和”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综合解析:

  1. 词义溯源 “履”的本义指鞋履(),引申为“践行、履行”之意();“和”特指儒家倡导的“中和之道”,即《中庸》强调的“致中和”哲学理念。二者组合后,整体含义为践行中和之道,强调将中庸和谐的道德准则付诸实践()。

  2. 文献典据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植《冬至献袜履颂》:“玉趾既御,履和蹈贞”,此处的“履和”与“蹈贞”形成对仗,既指穿着礼仪服饰,又暗喻遵循中正平行为准则(、)。

  3. 哲学延伸 在儒家语境中,“履和”可理解为:

需注意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古典文献研究或特定文化语境中。其近义词有“执中”“守和”,反义词则为“逾矩”“乖戾”等()。

别人正在浏览...

挨也灞桥柄用捕系彩丝怆然当鑪掂详断梗飘蓬二日本贰问蛾贼枋政翻移法馔飞瀑封堠副倅过考好奇和邻呼噜酱坊积愁踦犊介鲜挤进紧忙爵谥窥衅老斵轮礼奉林下士立行篾弃内史省排甲槃基鞶裂匹手坡谷破故纸清森穷渴三注善宦韶龄奢太始作俑者水虞苏裱唆调塘坟退翦吞声饮泣亡国虏挽挽微验相入乡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