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鸬鹚杓。 清 李调元 《闻王少林嵩高病足》诗之一:“一年断酒閒鸕杓,六月看花过马缨。”
“鸬杓”(lú sháo)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含义
该成语形容人的言谈举止粗野无礼,带有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缺乏教养或行为莽撞的人。
2. 词源与意象解析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例如批评某人言行失当时,可说“举止如鸬杓般粗野”。需注意语境,避免口语化滥用。
补充说明
该词在《汉语辞海》中仅标注为“鸬鹚杓”的简称,而现代用法更侧重其引申的比喻义。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确保语义清晰。
鸬杓是一个汉字词,表示一种水禽的名称,也叫鸳鸯。
鸬杓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鸟部,右边是木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2。
鸬杓的字形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象形字,它代表着水禽的形象。在古代文献中,鸬杓一词常常用来形容鸳鸯在水中漂浮的样子。
繁体字鸬杓的字形为鸬杓。
在古代,鸬杓的字形稍有不同。鸟部的画法更为简化,整个字形更加粗糙。古代写法为鸟+亻+木,其中"亻"为人的偏旁。
1. 这个湖泊上时常可以看到一对鸬杓在水中嬉戏。
2. 鸬杓是善于游泳的禽类,它们的羽毛非常漂亮。
鸬杓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鸬杓湖:指以鸬杓最为常见的湖泊。
2. 鸬杓羽:指鸬杓身上漂亮的羽毛。
3. 鸬杓舞:一种舞蹈形式,模仿鸬杓在水中嬉戏的样子。
鸬杓的近义词为鸳鸯。
鸬杓没有明显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