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劫初之佛。《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 威音王如来 ……是 威音王佛 寿四十万亿那由他 恒河 沙劫。”亦省称“ 威音 ”。 清 王猷定 《客燕偕内僧话》诗:“且置 威音 事,閒谈 天宝 年。” 清 黄宗羲 《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 威音 以后,不许无师儼然而践其位。”
威音王佛是佛教中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佛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威音王佛(梵文:Bhīşma-garjitasvara-rāja),又称寂趣音王佛,是佛教经典中记载的劫初之佛。其所在的劫被称为「离衰劫」,象征佛法最初显现的时期。
二、佛教经典中的记载
时间与地位
据《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记载,威音王佛出现于「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之前,是劫初最早的佛之一,其后有同名二万亿佛相继出世。
佛号象征
《妙法莲华经玄赞》指出,诸佛同号「威音王」是因说法之音声如王者般具大威势,能令众生获得究竟安乐。
三、禅宗的特殊寓意
禅宗以「威音王佛已前」比喻人类本具的纯真佛性,强调超越语言文字的原始清净境界。这一用法常见于公案,如清代黄宗羲《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中提及「威音以后,不许无师儼然而践其位」。
四、相关文化延伸
需查看完整文献可参考《法华经》及禅宗典籍原文。
《威音王佛》是一种对佛陀的尊称和敬仰之词语。它表达了人们对佛陀普遍存在的尊崇和崇敬之情。
《威音王佛》这个词拆分为:威(⺡)音(音)王(玉)佛(亻、弗)。
部首:威(⺡)音(音)王(玉)佛(亻、弗)。
笔画: 威(9画)音(9画)王(5画)佛(8画)。
《威音王佛》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经典《法华经》。这个词语是对佛陀的高度称赞和尊崇的综合表达。
在繁体中,《威音王佛》的写法为《威音王佛》。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威音王佛》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化。
佛法弘扬,威音王佛,众生获得智慧和安宁。
我们诵经礼佛,口齿清晰地念着威音王佛。
威风、音乐、王国、佛陀、威严、声音、王座、佛典等。
佛陀、如来、释迦牟尼佛、佛祖。
众生、凡夫俗子、迷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