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寒灰的意思、寒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寒灰的解释

(1).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三国志·魏志·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枯之木。” 金 元好问 《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復燃。”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着晕红的烬余的炭火,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输温送暖。”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 五代 齐己 《答无愿上人书》诗:“ 郑生 驱蹇 峴山 迴,传得 安公 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 宋 陆游 《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 明 唐顺之 《与尚仰山巡按书》:“况今縗絰纔终,哀魂未返,兼之年过五十,老丑尽见,寒灰槁木,久甘不齿於人羣;束带整冠,岂宜再尘於仕路。”

(3).指尸体或棺椁年久朽烂化成的泥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八:“昔时 闽 越 王,宫闕列高臺。今日重泉下,玉槨化寒灰。”

(4).谦辞。谓己无用。 唐中宗 陆景初 等《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帝歌难续仰昭回,微臣捧日变寒灰。” 唐 杨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5).指葭灰。古人烧苇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节候。某一节候至,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飞出。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寒灰”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多层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1. 基本含义
    指物质完全燃烧后的灰烬,即“死灰”。例如《三国志·魏志·刘廙传》中的“起烟於寒灰之上”,即用灰烬的物理状态形容事物残留。

  2. 比喻义

    • 心境寂灭:比喻对人生失去欲望或追求的状态,如陆游诗句“不劳团扇念寒灰”,表达历经沧桑后的淡漠心境。
    • 衰败境遇:部分文献(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成语,形容贫困、落魄的处境,但此用法较少见。
  3. 其他含义

    • 指代腐朽之物:如李白《古风》中“金棺葬寒灰”,描述棺椁朽烂后的残渣。
    • 古代天文用途:古人烧苇膜成“葭灰”,用于占卜节候(如律管中的灰烬随节气飞动)。
  4. 谦辞用法
    古代文人常以“寒灰”自喻无用之身,如唐顺之《与尚仰山巡按书》中以“寒灰槁木”表达退隐之志。

注意:不同文献对“寒灰”的侧重不同,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若涉及诗词赏析,建议参考权威注释或原文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寒灰》的意思

《寒灰》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描述冬天的景色。它的意思是寒冷的灰色。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寒灰》由部首⼩⺍和部首⽊组成,总共有11画。

来源

《寒灰》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冬天的景色时。这个词语能够生动地表达出寒冷的感觉。

繁体

《寒灰》的繁体字为「寒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寒灰」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部分字形可能有所差异,如「寒」的右边会写成「冓」,「灰」的上部会写成「炜」。

例句

1. 冬天的天空阴沉沉的,一切都被覆盖在一层厚厚的寒灰之下。

2. 漫天飞舞的雪花将整个城市覆盖成一片银白色的寒灰。

组词

近义词:

1. 冬寒:寒冷的冬天

2. 憔悴:被寒冷折磨得疲惫不堪

反义词:

1. 暖和:温暖舒适的

2. 灿烂:光芒四射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