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 Xun] (1881.9.25—1936.10.19)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进南京水师学堂,第二年改入铁路矿务学堂。1902年赴日本留学,曾在仙台学医。不久弃医从文,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1909年归国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工作,后随政府迁北京。新文化运动兴起,鲁迅于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委会,同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抨击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又陆续写了《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1920年起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讲课。参加领导“语丝社”,主编《莽原》等刊物。继续发表作品,编成小说集《彷徨》和杂文集《华盖集及其续编》。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以后定居上海。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时主编《语丝》。这几年发表的杂文,编成《而已集》和《三闲集》。1930年参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遭到国6*民6*党通辑。在这前后领导左翼文艺界。对国6*民6*党的政策提出强烈抗争。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等营救被捕的革命者。1936年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从参加左联到病逝上海,写的杂文更多,共有《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八个集子。1936年10月19日病逝。作品编为《鲁迅全集》二十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鲁迅汉语 快速查询。
关于“鲁迅”一词的详细解释,需从人物本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分析:
一、作为历史人物的本义解释 鲁迅(1881.9.25—1936.10.19)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其生平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非主流引申义辨析 个别非权威资料(如、6)提及“鲁迅”被引申为成语,形容才思敏捷。但需注意:
主要成就速览: | 领域 | 贡献概要 | 代表作品 | |------------|------------------------------|--------------------------| | 文学创作 | 白话小说先驱,开创现代杂文体 | 《呐喊》《彷徨》 | | 思想启蒙 | 批判封建礼教,倡导个性解放 | 《狂人日记》《阿Q正传》| | 学术研究 | 首部中国小说史专著 | 《中国小说史略》 |
注:完整生平可参考绍兴鲁迅纪念馆等权威机构资料(综合来源:)。
鲁迅是指中国现代作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鞭挞现实、揭露社会问题的特点。
鲁迅的拆分部首是鱼字旁和辶字旁,部首分别是鱼和辶。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鲁迅这个词的来源是以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魯迅」。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出现一些变化,鲁迅这个词在古代会写作「陸遜」。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一部关于社会矛盾的经典之作。
鲁迅的一些常见组词包括:鲁迅文学奖、鲁迅研究、鲁迅义士、鲁迅故居等。
与鲁迅意思相近的词汇有:鲁教、鲁莽、卢迅等。
与鲁迅意思相反的词汇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艾猳白狄白骆毕毕剥剥不征草榻创刈冬至放志凤凰池焚琴煮鹤分田福业棡鼓部缟带钩取顾本瞽者亥豕相望合情合理河鱼红剥银欢乐秽廉溅溅节堂杰作鯨波金石至交揩摨狂客老人累洽怜顾龙象会棉窝窝默虑暮虢朝虞煗女会前脚后脚旗鼓侵淩七商歧旨三道头色鬼沙陀胜民食菜世局湿挝挝双鵶特征统制图典箨质尾大难掉魏珠巫支祈心地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