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杜鹃的意思、杜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杜鹃的解释

(1) [cuckoo]∶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2) [Indian azalea]∶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详细解释

(1).鸟名。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 蜀 王 杜宇 之魂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六:“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 蜀 帝魂。其声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唐 杜甫 《杜鹃行》:“君不见昔日 蜀 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羣鸟至今与哺雏。”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遥看官道直如絃,闻鶗鴂,听杜鹃,家山应在白云边。” 郭沫若 《芍药与其他·蚯蚓》:“老百姓自然也不曾称赞过我们,因为他并没有具备着阿谀的辞令,不象你们诗人们动辄就要赞美杜鹃、同情孤雁那样。”参见“ 杜宇 ”。

(2).花名。又名映山红。 唐 李绅 《新楼诗·杜鹃楼》:“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五》:“ 润州 鹤林寺 杜鹃,今俗名映山红,又名红躑躅者,此花在 江 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仍。” 老舍 《二马》第四段六:“春天杜鹃开花的时候,要多么好看!”参见“ 杜鹃花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杜鹃包含两种主要含义,分别对应植物和鸟类:

一、植物:杜鹃花(学名 Rhododendron simsii

  1. 基本特征
    属于杜鹃花科落叶或常绿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粉色或白色,常见别称“映山红”。花期集中在4-5月,喜酸性土壤,广泛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山地。

  2. 文化寓意
    传说因杜鹃鸟啼血染红花朵得名,象征“爱的喜悦”或“永远属于你”,常被用于表达思念或友谊。


二、鸟类:杜鹃(学名 Cuculidae

  1. 生物特性
    鹃形目益鸟,体长约15厘米,羽毛多黑白相间,以昆虫为食,部分种类(如大杜鹃)有巢寄生习性,将卵产入其他鸟巢。

  2. 文化意象
    因啼声凄切,常被赋予哀怨色彩。中国典故“望帝化杜鹃”与“杜鹃啼血”均源于此,诗词中多用于寄托思乡或悲情。


补充说明

以上信息综合自植物学资料及文化典籍。如需更详细分类或生物学数据,可参考相关百科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杜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杜鹃(dū juān)是一种鸟名,属于雀形目杜鹃科动物,常见于亚洲和欧洲地区。杜鹃以其美丽的歌声而著名,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描绘春天到来的象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杜鹃的两个字分别由“木”和“単”组成,其中,“木”是表示木材的部首,“単”是表示一个音节的部首。 来源: 杜鹃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汉语字典中,用来描述一种鸟类。后来,杜鹃一词逐渐引申为其他含义,如用来形容声音婉转悦耳的事物。 繁体: 繁体字“杜鵑”和简体字“杜鹃”分别代表着杜鹃这个词在不同地区的字形变化。繁体字主要用于港澳台地区以及一些汉字传统书写的场合。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杜鹃的字形与现代字形略有不同。例如,古代写作“杜巘”、“杜巘鹃”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杜鹃”。 例句: 1. 春天到来,杜鹃歌声婉转动听。 2. 晨曦中,山谷里响起了一阵杜鹃的歌声。 组词: 山杜鹃、花杜鹃、黑冠杜鹃、杜鹃花 近义词: 画眉、夜莺 反义词: 喧闹、嘈杂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