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魯迅的意思、魯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魯迅的解釋

[Lu Xun] (1881.9.25—1936.10.19) 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進南京水師學堂,第二年改入鐵路礦務學堂。1902年赴日本留學,曾在仙台學醫。不久棄醫從文,加入革命團體“光複會”。1909年歸國後在杭州、紹興等地教書。1912年到南京臨時政府*********工作,後隨政府遷北京。新文化運動興起,魯迅于1918年初參加《新青年》編委會,同年5月首次用魯迅筆名,發表抨擊家族制度和禮教弊害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後又陸續寫了《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1920年起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講課。參加領導“語絲社”,主編《莽原》等刊物。繼續發表作品,編成小說集《彷徨》和雜文集《華蓋集及其續編》。1927年1月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教。1927年10月以後定居上海。參加無産階級革命文學論争,翻譯介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同時主編《語絲》。這幾年發表的雜文,編成《而已集》《三閑集》。1930年參加發起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遭到國6*6*黨通輯。在這前後領導左翼文藝界。對國6*6*黨的政策提出強烈抗争。1933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和*********等營救被捕的革命者。1936年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提出“民族革命戰争的大衆文學”的口號。從參加左聯到病逝上海,寫的雜文更多,共有《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僞自由書》《且介亭雜文》等八個集子。1936年10月19日病逝。作品編為《魯迅全集》二十卷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魯迅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其影響最為深遠的筆名。從漢語詞典及文化符號角度解釋其詳細含義如下:

一、 本義(作為人名/筆名) 指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樹人。該筆名取自母姓“魯”,結合“迅行”(寓意志在行動迅速、喚醒民衆)之意。這是其最核心、最具體的指代。

二、 引申義(代表身份與成就)

  1. 新文化運動旗手: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深刻批判封建禮教與國民劣根性,推動白話文運動。
  2. 思想家與批評家: 他以犀利的雜文(如《熱風》《墳》)針砭時弊,揭露社會黑暗,倡導“立人”思想,強調精神覺醒的重要性。
  3. 革命家(精神層面): 毛澤東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雖非政治革命家,但其文字具有強烈的戰鬥性和革命性,緻力于改造國民精神,被視為文化戰線上的革命家。

三、 象征義(文化符號)

  1. 民族魂的象征: 魯迅被譽為“民族魂”,其深刻的社會洞察力、不屈的鬥争精神和對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使其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代表。
  2. 批判精神的化身: “魯迅精神”常指代獨立思考、敢于批判、直面現實、永不妥協的精神品質,對後世知識分子影響深遠。
  3. 文學高峰的代名詞: 在文學領域,“魯迅”二字代表着中國現代文學的最高成就之一,其作品風格(冷峻、深刻、凝練)和思想深度成為典範。

“魯迅”一詞,在漢語中已超越其作為個人姓名的範疇,凝結了豐富的文化内涵。它具體指代曆史人物周樹人,更象征着中國現代思想啟蒙的先驅、文學巨匠、不屈的批判者以及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識。其作品與思想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現實意義。

主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對“魯迅”作為人名及文化符號的權威釋義基礎)
  2.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 中國大百科全書 (第二版). “魯迅”詞條. (概述其文學成就、思想及曆史地位)
  3. 錢理群, 溫儒敏, 吳福輝. (1998).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修訂本). 北京大學出版社. (深入分析魯迅的思想、創作及其精神價值)
  4. 毛澤東. (1940). 新民主主義論. (其中對魯迅曆史地位的經典評價)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魯迅”一詞的詳細解釋,需從人物本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分析:

一、作為曆史人物的本義解釋 魯迅(1881.9.25—1936.10.19)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其生平經曆可分為三個階段:

  1. 求學轉型期:早年就讀南京礦務鐵路學堂,1902年赴日留學,經曆從學醫到棄醫從文的思想轉變;
  2. 文學創作期:1918年以《狂人日記》開啟白話小說先河,代表作《阿Q正傳》《祝福》等深刻批判國民劣根性;
  3. 思想深化期:提出“立人”思想,主張通過文學改造國民性,後期成為新文化運動旗手。

二、非主流引申義辨析 個别非權威資料(如、6)提及“魯迅”被引申為成語,形容才思敏捷。但需注意:

主要成就速覽: | 領域 | 貢獻概要 | 代表作品 | |------------|------------------------------|--------------------------| | 文學創作 | 白話小說先驅,開創現代雜文體 | 《呐喊》《彷徨》 | | 思想啟蒙 | 批判封建禮教,倡導個性解放 | 《狂人日記》《阿Q正傳》| | 學術研究 | 首部中國小說史專著 | 《中國小說史略》 |

注:完整生平可參考紹興魯迅紀念館等權威機構資料(綜合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豹裘卑素綳場面褊刻敝帏寀僚才勇承逆湊亟打官司調曆蝶魄砥砺風節頂冠束帶獨絕販質飛舟風餐風圈馮式搞亂鼓籥涵畜好交紅臘恚目恚訾健啗悸悸掎擿九奏抉瑕摘釁窟籠狼井鬣毛吝選輪車蒙闇朋邪歧見乞教權家勸掖曲刃人琴俱亡入室上花台聲律濕婆仙士卒首唱算祿宿舊速決戰同藏頭正文身翦發相安相受銷差霞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