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指迷惑人的甜言蜜语。 萧军 《八月的乡村》八:“他们可以将你们底两腿打得皮破肉开,而后再用两个鸡蛋来收买你们底心!他们会说更好听的迷汤话。”
“迷汤话”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解释如下:
词义解释
指迷惑人的甜言蜜语,通常带有虚伪或欺骗性质。其核心在于用表面动听的言语掩盖真实意图,使人丧失判断力。
发音与结构
用法与例句
常见于文学或口语中,例如作家萧军在《八月的乡村》中写道:“他们会说更好听的迷汤话。” 此句揭露了施害者通过虚假安抚操控他人的手段。
补充说明
该词多含贬义,需结合语境判断说话者的动机,适用于批判虚伪沟通的场景。
《迷汤话》是指一种谈虚无缥缈、难以理解、荒诞不经的言辞或言语。它常常用于形容一些言辞难以理解或是让人感到困惑的情况。
《迷汤话》一词的拆分是:“迷”(辶部 + 米)“汤”(氵+ 求部)“话”(讠 + 言部)。根据拆分可以得知,“迷汤话”在字形上的构成。
《迷汤话》一词来源于民间,用来形容那些言辞难以理解、让人感到困惑的情况。它常常出现在一些怪诞荒诞的谈话中,也可用于形容一些令人费解的言论。
《迷汤话》的繁体字为《迷湯話》。
在古时候,迷汤话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没有准确的记录,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现代的《迷汤话》一词的写法较为统一和常见。
1. 他的回答总是充满了迷汤话,让我无法理解。
2. 在那个讲座上,演讲者说了一堆迷汤话,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3. 这本书虽然有趣,但其中的迷汤话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1. 迷惑不解
2. 荒诞不经
3. 言之无物
4. 难以捉摸
1. 莫名其妙
2. 莫测高深
3. 含糊不清
4. 曲高和寡
1. 清晰明了
2. 简明扼要
3. 明了透彻
4. 真切有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