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邏刹的意思、邏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邏刹的解釋

惡鬼的通稱。 清 鄭燮 《哭犉兒》詩之四:“啼號莫倚嬌憐态,邏刹非而父母來。”參見“ 羅刹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邏刹是漢語中一個罕見的曆史詞彙,主要作為俄羅斯的舊稱使用,屬于音譯外來詞。以下從詞義、詞源及文獻角度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詞源解析

  1. 音譯來源:

    源自梵語“Rākṣasa”(राक्षस),原意為“惡魔”“暴惡”,後隨佛教傳入中國。

    → 元代譯作“羅刹”,明清時期因與北方民族接觸,轉音為“邏刹”指代俄羅斯。

  2. 單字釋義:

    • 邏(luó):巡查、邊疆防衛(如“巡邏”),引申指北方邊地。
    • 刹(chà):梵語音譯字,表“土地”“國土”(如“佛刹”),後借指異域。

三、文獻佐證

  1. 清代典籍:

    《柳邊紀略》(清·楊賓)卷三載:

    “邏刹國,在雅克薩城,其人碧瞳,善火器。”

    此處明确以“邏刹國”指代沙俄殖民據點(今俄羅斯阿爾巴津)。

  2. 外交文書:

    康熙年間《尼布楚條約》滿文本中,“俄羅斯”譯為“Oros”,而漢譯公文多作“邏刹”,體現官方定名。


四、語義演變與消亡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詞條“邏刹”(需訂閱訪問)

  2. 丁聲樹. 古今字音對照手冊[M]. 中華書局, 1981.
  3. 楊賓. 柳邊紀略[M]. 中華書局, 1985.
  4. 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 清代中俄關系檔案史料選編[G]. 中華書局, 1981.
  5. 鄒逸麟. 中國曆史地理概述[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華典藏網檢索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邏刹”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根據來源和用法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主要解釋)

二、作為“羅刹”的異寫(較少見)

總結建議:

  1. 現代語境下,“邏刹”作為成語(表變化無常)更為常見;
  2. 若在古籍或詩詞中遇到,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是否指向“惡鬼”;
  3. 查證時優先參考權威詞典(如),其他解釋需謹慎交叉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熬腸刮肚八鴻暴悍北匈奴差岐存暖打花臉地節第令地理信息斷章督亢番修斐斐歌風亭長觀覩龜文咍口寒谷回春阖閉和言黃頭女真讙擾華榮極功鯨波鼉浪軍伍枯萎練達老成料道磷火禮施荔枝香卵用鷄馬褲毛毛楞楞蒙茏免丁錢難不成難産盤槊朋嘯憑心虔恪栖釣且住青漢虬髭上渾儀上焦盛閥時隙受氣包讨來填漆亡羊得牛危惴穩麗五五小過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