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罗落 ”。
关于“罗络”的详细解释如下:
“罗络”是“罗落”的异体写法,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在《黄帝内经·灵枢》中,“罗络”指附着于脾脏大络周围的网状脉络结构,形容其如罗网般分布。原文载:“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含义差异较大,需结合具体文献分析。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籍或专业领域(如中医)。部分词典将其简释为“见‘罗落’”,实际需参考古籍用例深化理解。
罗络是一个汉字,拆分成部首是罗和络,共有11个笔画。该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篆书,演变而来。在繁体字中,罗络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罗络与现在的写法有些不同。例如,在篆书中,罗的写法为“田”上面加上一个“丝”字旁,络的写法为“纟”旁加上一个示音的“各”字。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罗络的用法:
1. 他精通罗络,能够熟练处理一切冲突。
2. 这个问题的罗络十分复杂,需要仔细分析。
3. 我们需要了解这个项目的罗络,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些以罗络为组词的词汇有:
1. 红罗络:意为红色的绳子,用于束缚物品。
2. 罗络店:指出售各种绳子的店铺。
3. 罗络学:研究绳结、绳索特性的学科。
与罗络近义词有:
1. 绳索:指用来系、拉、吊等的绳子。
2. 系绳:意为相连,紧密联系。
罗络的反义词是:
1. 解开:指把绳结打开,使之分离。
2. 分散:指因各种原因而散开、分散。
综上所述,罗络是一个具有11个笔画的汉字,意为绳索或与事物相关的复杂性。它来源于古代篆书,繁体字与简体字写法相同。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可以用罗络表达对事物复杂性的理解或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