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京师附近的县邑。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以崇陵仙寝,復土纔终,甸邑疲人,休功未几,今又重劳营奉,朕所哀矜。”
(2).治理县邑。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甸邑叨前列,天臺媿后行。”自注:“鄙人离 渭南 主簿十年,舍人方尉此邑。”
“甸邑”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京师附近的县邑
指都城周边的县级行政区域。例如唐代韩愈在《顺宗实录五》中提到:“甸邑疲人,休功未几”,描述了都城周边县邑民众的劳苦状态。
治理县邑
指对县邑的行政管辖。唐代刘禹锡在《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中自注:“舍人方尉此邑”,表明友人曾在此地担任官职并治理县邑。
出处:
该词多见于唐代文献,如韩愈、刘禹锡的作品,体现了古代行政地理和职官制度的特点。
读音与注音:
拼音为diàn yì,注音为ㄉㄧㄢˋ ㄧˋ(参考、4、5)。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唐代史籍原文。
甸邑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处于边境地区的小城镇或边远地方的村落。
甸邑的拆分部首是⺡,拼音为dian;它的笔画数是7画。
甸邑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篆书字形,表示多个村落或城市。在篆书中,甸邑的字形由部首“癶”加上少数民族的象形文字“人”,合起来表示在边境地区的城市或村落。
甸邑的繁体字为墊邑。
在古代,甸邑的汉字写法可能存在变体。例如,古文中甸邑的字形可能会用“癶”加上“其”或“月”等部首。
他生活在一个甸邑中,远离喧嚣的都市。
甸邑可以组成其他词语,比如甸邑风光、甸邑行政、甸邑文化等。
与甸邑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小镇、村落、边陲城市。
与甸邑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大城市、都市、中心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