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箧的意思、鼓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箧的解释

(1).谓击鼓开箧,古时入学的一种仪式。《礼记·学记》:“入学鼓篋,孙其业也。” 郑玄 注:“鼓篋,击鼓警众,乃发篋出所治经业也。”

(2).借指负箧求学。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华阳 曾子 ,鼓篋来游; 蜀国 颜生 ,抠衣请学。”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 东阳 故侯孙,少小同鼓篋。” 清 钱谦益 《娄江十子诗序》:“顾以余为可与言也,相与鼓篋而请事焉。”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此间如学堂学生,鼓篋不过月餘耳。”

(3).借指经业、学术等。 唐 张说 《赠郎将葛君墓志》:“不承过庭之训,不渐鼓篋之术。”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常成二公》:“ 成公 之始至也,未及下车,礼先圣先师,退而嘆堂室湫狭,斆学荒隳,惧鼓篋之道寝,《子衿》之诗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鼓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1. 本义:入学仪式
    指古代学子的入学礼仪,即通过击鼓召集学生后,开启书箱分发典籍。《礼记·学记》记载:“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强调以庄重的仪式引导学生敬畏学业。

  2. 引申义:求学行为
    后引申为“负箧求学”,代指学子携带书箱(箧)远行、刻苦读书的状态,如“鼓箧之士”形容勤学之人。

  3. 抽象义:学术领域
    在更广义的语境中,可指代经学传承或学术研究本身,例如用“鼓箧之业”概括典籍学问。

扩展说明:该词反映了古代教育对仪式感与典籍传承的重视,其核心意象“击鼓”象征秩序,“书箧”象征知识载体,共同构成尊师重教的文化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鼓箧》的意思及其拆分部首和笔画

《鼓箧》是一个汉字词语,一般被用作动词,在古代的意义中指用手掌拍打着箧子,以示催促或督促。

拆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鼓箧》由两个部首组成:鼓(音 gu)和箧(音 qie)。

鼓字的部首是一,鼓的笔画数为三,在汉字中鼓常常用作动词,意为敲打、拍击,也可用作名词,指乐器或者喇叭形状的东西。

箧字的部首是⼩,箧的笔画数为十五,在汉字中箧通常用来指代带锁的木质箱子,用来存放文件或其他物品。

《鼓箧》的来源和繁体

《鼓箧》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的习俗和生活场景,当人们急于传递信息或者督促进程时,会用手掌拍打箧子,发出清脆的声音,以传递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在繁体中,鼓箧的汉字写作「鼓篋」,字形上与简体有所不同,但意思和用法是一样的。

《鼓箧》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鼓箧的汉字有多种写法,比如「鼓匧」、「鼓匲」、「鼓篋」等等。虽然字形不同,但都指的是同一个概念,即用手掌敲击箧子示意催促或督促。

《鼓箧》的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例句: 1. 他用力地鼓箧,示意工人们加快工作进度。 2. 老板不断鼓箧,希望员工们能及时完成任务。

组词: 鼓掌、鼓励、鼓舞、箧子、箧带、箧子底、箧锁等。

近义词: 催促、督促、催逼。

反义词: 慢悠悠、不紧不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