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萝薜的意思、萝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萝薜的解释

(1).指女萝和薜荔。《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九:“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红楼梦》第十七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2).用以指隐士的服装。 南朝 梁 江淹 《谢开府辟召表》:“庶幽居之士,萝薜可卷;奇武异文,无絶於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萝薜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的复合词,由“萝”和“薜”两种植物名称组合而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萝”指代蔓生植物,如女萝、松萝等,多依附他物生长;“薜”即薜荔,又称木莲,属桑科常绿藤本植物,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两者合称“萝薜”,常被文人用于描述幽静山野中藤蔓交织的景致,或借指隐士居所的自然环境。

从植物学角度,薜荔的果实可制凉粉,其特性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在文学创作中,该词最早见于《楚辞·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后演变为象征清幽脱俗的意象。现代汉语中,“萝薜”的使用多见于古风作品及园林景观描写,体现对传统审美意趣的承袭。

网络扩展解释

“萝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植物本义

指“女萝”和“薜荔”两种蔓生植物,常见于古典文学中描写自然景致。例如:

2.引申象征

代指隐士的服饰或隐居生活,因两种植物多生于幽僻山林,与隐逸文化关联。如:


补充说明:该词多用于诗词、古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自然意象或文化隐喻。

别人正在浏览...

暗黑包罗万象报任少卿书辨洁辩舌吡哩叭喇摈赞成灾弛缓抽拣蹙鬐导演得失相半断阻分符风怀拂郁工业美术龟途浩首华显交参浃日架耸戒心节义计穷智极鸡师酒胆几务明石磨兜鞬怒猊批亢擣虚魄然啓碇勤苦荣将三术三霜僧夏杀虫剂山第上场门牲镬生石灰沈饮失指矢志不渝説短道长诵法算得贪夺天荒地老土谷退壁外路危逼文鸡谐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