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浃日的意思、浃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浃日的解释

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十日为“浹日”。《国语·楚语下》:“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浹日。” 韦昭 注:“浹日,十日也。”《新唐书·窦参传》:“不浹日,贬参 郴州 别驾。” 宋 洪迈 《夷坚乙志·虞并甫奏章》:“﹝ 虞并甫 ﹞以父病斋戒浹日。” 清 方苞 《两朝圣恩恭记》:“六月中旬,命回京充 武英殿 总裁,浹日,发《御製分类字锦序》,命校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浃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时间计量功能的古代历法术语,其核心含义指代以天干纪日法为基础的十日周期。该词由“浃”(jiā)与“日”组合构成,“浃”本义为“周匝、遍及”,在此特指天干系统完成一轮循环所需的时间跨度。

从历法制度溯源,古代将甲、乙、丙、丁等十天干与地支相配用于纪日,十个天干依次轮转恰好构成十日周期。《汉语大词典》明确指出“浃日”即“谓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十日为浃日”(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3版)。这种时间单位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应用,《国语·楚语下》载“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即用此义,韦昭注曰:“浃日,十日也。”

在具体语境中,“浃日”既可作为精确的时间量词,如《左传·成公九年》“浃日而迁”即指十日后迁徙;又可引申为时间跨度的概称,《礼记·内则》“浃日而沐”郑玄注释为定期沐浴的时间间隔。该词汇的构词法体现了汉字表意的系统性特征,“浃”作为核心语素,在“浃辰”(十二日)、“浃旬”(十日)等同类词中均保留“循环周期”的语义基因。

现代汉语中,“浃日”作为历史词汇主要见于古籍研究和文史考证领域,其使用频次已显著降低,但作为中华传统时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仍具有独特的语言学价值。对于该词的理解,建议参考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及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浃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干支纪日法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浃日(jiā rì)指以天干“甲”至“癸”循环一周的十日周期。古代用天干地支组合纪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排列,从“甲日”到“癸日”共十天,称为“浃日”。

二、文献例证

  1. 《国语·楚语下》:“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 韦昭注:“浃日,十日也。”
  2. 《新唐书·窦参传》:“不浃日,贬参郴州别驾。” 意指十日内完成贬官流程。
  3. 宋代洪迈《夷坚乙志》:“以父病斋戒浃日。” 指为父病斋戒十日。

三、相关延伸

四、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异宝器北都碧青裁国长鈚长兴岛搀捔毚微抽丁拔楔大都会东家对子戏杜园笋二辅梵帝方相氏放印子犯逆泛应曲当封妻廕子供奉猴功用归旅华缄涧茶嘉瑞劲廉襟尚金鸦觜积作絶好锯末跨刀逵穴连击励志密发扑膘扑缘浅见寡闻权谲去向弱质三街六巷三鞠躬商借圣怀施钩朔鼙淑郁挞击投贽穨龄土杂肥猬锋遐亘西沉楔襚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