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啟椗”。谓开船。碇、椗,系船的石墩。 李烈钧 《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辛亥革命》:“略事补充,復启椗西上。” 阿英 《流离》一:“午饭后,又启椗,夜十时,到了 巢县 。” 刘白羽 《长江三日》:“十二时,‘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
“啓碇”(qǐ dìng)是“启碇”的繁体写法,指船只起锚开航,也可比喻事物开始进行。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碇”指固定船只的石墩或锚,“啓碇”字面意为解开船锚,使船离港航行。例如刘白羽在《长江三日》中写道:“‘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
引申含义
现代用法中,该词常引申为行动或计划的启动,如“项目即将启碇”。
发音与字形
近义词
动身、开航、起程、启航等。
例句补充:阿英在《流离》中描述:“午饭后,又启椗(碇),夜十时,到了巢县。” 可见该词多用于描述具体航行场景。
《啓碇》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为解开和拴扣。它的总体含义是指解除某物的束缚或限制。
《啓碇》这个词的部首是“口”和“石”,部首“口”表示字的发音,部首“石”表示字的意义。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分别占据字的左上和右下位置。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录,这个词的笔画数为24画。
《啓碇》一词源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抑》:“啟矣哉。宏亮矣哉!宜民之瞻,又宜眇诡。”其中,“啟”和“瞻”一词都有解开的含义。后来,“啓碇”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单独的词语,用于表示解开或松动拴扣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啓碇》的写法和简体字基本保持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略有不同。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古时候的《啓碇》写作“啟鼎”,表示解开和锁链。
这把锁忘记了密码,你能帮我把它啓碇吗?
啓示、開啓、碇泊、寇盗、船锚等。
开启、解开、放松、释放等。
束缚、锁紧、限制、约束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