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沦漪 ”。微波;水生微波。《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沦猗。” 毛 传:“沦,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 陆德明 释文:“猗,於宜反,本亦作漪,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 景耀月 《己酉正月三去祖国愀然赋此》诗:“孤怀成黯淡,河水自沦漪。”
“沦猗”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存在两种不同解释,需结合具体文献和语境理解:
本义:水波荡漾
争议性成语解释:沦为奴隶
建议:在解读时优先采用“水波”本义,因其有《诗经》等经典文献支撑。若涉及“奴隶”引申义,需谨慎考据具体出处和语境。
《沦猗》是一个古汉语词语,用来形容人们因为堕落、境况逆转而沦为他人所欺凌、蔑视的状态。它常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地位、权势或者精力所剩无几,被逼于困境之中。
《沦猗》包含两个字,它们的部首和笔画如下:
沦(部首:水,笔画:7)
猗(部首:犬,笔画:8)
《沦猗》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吾有沦猗羞示之”一句中。这句话形容了一个大夫失宠之后的尴尬境地。后来,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
《沦猗》的繁体字为「淪猗」。
在古代,「沦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主要是在字形上的细节和结构方面。不过,整体上来说,古代的写法与现代基本保持一致。
以下是一些使用《沦猗》的例句:
1. 他因为失去工作,沦猗为了一个深夜加班的孤独者。
2. 原本受人尊敬的贵族家庭,在战争中沦猗为贫穷的流亡者。
3. 经历了一场商业失败后,他沦猗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名字。
与《沦猗》相关的组词有:
1. 沦落
2. 沦陷
3. 沦丧
4. 沦为
与《沦猗》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衰落
2. 堕落
3. 沮丧
4. 苦恼
与《沦猗》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勃发
2. 咸丰
3. 发达
4. 兴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