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eelings]∶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in mind]∶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1).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 晋 陆机 《文赋》:“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唐 杜甫 《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 郭沫若 《瓶》诗之三八:“我纵横是已经焦死,你冰也冰不到我的寸心。”
(2).心事,心愿。 唐 钱起 《逢侠者》诗:“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宋 司马光 《谢赐<资治通鉴序>表》:“功大力薄,任重道悠;徒怀寸心,行将白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临河鸣犊嘆,莫遣寸心灰。”
(3).微小的心意。《水浒传》第八一回:“ 宋江 哥哥有些微物相送,聊表我哥哥寸心。”京剧《猎虎记》:“乃是猎来的一些野味,聊表寸心而已。”
“寸心”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学意蕴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微小的心意
常用于表达谦逊或自谦,如“略表寸心”“聊表寸心”,表示微薄的心意或情感。
内心、心事
指人的情感或思想,如“得失寸心知”,强调内心的感受或思虑。
象征“心”的具象化
古人认为“心”的大小不过方寸,故以“寸心”代指心灵或精神世界,如晋代陆机《文赋》中的“吐滂沛乎寸心”。
情感寄托
在诗词中常表达深沉的情感和未尽的思绪。例如:
在姓名学中,“寸心”寓意专注与理想主义,象征心思细腻、意志坚定。
总结来看,“寸心”既可用于日常表达谦逊,也是古典文学中承载情感与哲思的重要意象,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凝练与诗意。
寸心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心细微妙的程度。其拆分部首为寸和心,共有8画。寸为左右结构的汉字,表示长度的单位寸;心为上下结构的汉字,指代人的心脏。
寸心一词的来源始于古代文人的笔耕,用来描写细致入微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相传最早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其描述了一个伶人把一寸长的草毛插在心中的细腻之处,以此表达了内心的细微感触。
在繁体字中,寸心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代汉字中关于寸心的写法略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寸心的心字写作⺤,寸字写作尺。这种写法体现了古代汉字书写的演变和变体。
1. 他对细节非常关注,总是寸心入微。
2. 她的寸心让人感叹不已。
1. 心思细腻
2. 心机婉转
3. 心绪波动
1. 细心
2. 周到
3. 精细
1. 粗心
2. 马虎
3. 大意
傲览白发红颜,白发朱颜北海市镖行别强踣毙踩估潮闷弹曲多垒独自二变饵膳放纵不拘丰将奋起纷浊负困附余轨模花白咶咶喇喇荒閲家林简备骄溢竭心九棘三槐救世主九裔积重不返克尽厥职喟然而叹狼牙柳闇履道旅寄末本农村沤凼沛宫凭式强词夺正启词麒麟求福啓验岐辙权时戎御什一之利事在必行疏襟属联疏爽所亲速蹔屯学吾辈险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