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和《孟子》的并称。《二程遗书》卷十八:“学者先须读《论》《孟》。穷得《论》《孟》,自有箇要约处,以此观他经,甚省力。”《朱子语类》卷十九:“沉浸专一於《论》《孟》,必待其自得。”
"论孟"是汉语中对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两部著作的合称简称,属于古代文献学与经学术语。其详细释义如下:
论孟(Lùn Mèng)
词性:名词性复合词
结构:由《论语》的"论"与《孟子》的"孟"组合而成
核心义:特指儒家典籍《论语》和《孟子》的并称,代表孔孟之道的核心文献。
《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成书于战国初期。
"论"(lún)本义为编纂、辑录,引申为经纶世务的智慧结晶。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云:"论,纂辑之谓;语,答述之言"(来源:中华书局《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
孟子及其门人著述的对话体著作,成书于战国中期。
"孟"为孟子姓氏,其思想体系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其"述仲尼之意"(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当代新儒家杜维明指出:"《论》《孟》揭示的修身智慧,仍是现代人安顿心灵的资源"(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2020年"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仍将二书列为核心诵读篇目(来源: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论孟”是汉语中的一个特定词语,通常指代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的合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论孟”由“论”(指《论语》)和“孟”(指《孟子》)组合而成,是两本儒家典籍的简称。这两部著作与《大学》《中庸》并称“四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文献。
《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核心思想包括“仁”“礼”等,是儒家学派的基础文献。
《孟子》
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主张“性善论”“仁政”等思想,进一步拓展了儒家学说。
在儒家传统中,“论孟”常被并提研读。例如:
“孟”单独使用时,可指兄弟排行中的长子(如“孟兄”)或农历四季的首月(如“孟春”),但这些含义与“论孟”一词无关。
“论孟”是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的合称,体现了二者在儒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保密通信碧空如洗菜包子答话登池上楼点汤电焰低微饿答娥轮二扯子坟素粉团儿公门孤策古押衙话信灰鹤回言混战缣衣矫矫不群豭熊齎材嗟欷吉亥机米敬爱金粟山藏经纸计日工激扬居积飓母隽气空浮劳农两面政权儠儠陵窘篱鷃龙准面旋蔑须有敏括浓笑跂跂器识求欢阙轶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宂溢社饭水臬食马死说活说苔脯铜哾未从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