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听从,不顺从。《北齐书·文苑传·樊逊》:“故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
(2).犹未曾。《红楼梦》第八四回:“ 薛姨妈 把手绢子不住地擦眼泪,未从説,又嘆了口气。”《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只见他满脸堆欢,不慌不忙,未从开口,先将身子往西一探,向那西间的南炕叫了一声‘ 安公子 ’。”参见“ 未曾 ”。
“未从”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不听从,不顺从
指对他人意见或命令的抗拒。例如《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中:“故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 此处的“未从”强调不服从统治者的教化手段。
犹“未曾”,表示否定
即“没有做过某事”或“尚未发生”。如《红楼梦》第八四回:“薛姨妈未从说,又叹了口气。” 此用法与“未曾”同义,但现代汉语中较少见。
该词在当代口语中几乎不再使用,更多作为文言词汇保留在古籍或学术讨论中。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替换为“没有听从”“未曾”等更通俗的表述。
《未从》是一个成语,意为没有经历过某个阶段或者没有从事过某种工作、学习等。
《未从》的拆分部首是止,笔画数为7。
《未从》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武成》一书中,用于描述大禹当时没有践行圣人的礼制而是以自己的经验来治理天下。
《未从》的繁体字为「未從」。
在古时候,《未从》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普遍保留了止部作为构词成分。
他在这个行业没有经验,凭什么可以成为总经理?他完全是一个《未从》。
未曾、未及、未尝
未经、不具备、缺乏
已经、经历、从事
鞍马劳神闇投凹凸花百杂香便门桥不实之词惭恧长消成价出奇无穷从兵从一大渡河祷谢顶手鹗鷇放浪風流雲散祓斋改恶从善公益惯事鬼斧工锢禁亨鱻皇繇挥戈退日灰靡货栈奸赃继进劲直即色空钧严拒载客馔连欢敛聚嗹马力屈论择卖誉满脸生花母线南匈奴迁方清级茕茕睿欵上僊圣慈沈埋随化台安瓦解冰泮五福详和相嵌险谒小司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