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窘迫。《文选·枚乘<七发>》:“汗流沫坠,寃伏陵窘。” 李善 注:“陵,犹促也。《説文》曰:‘窘,迫也。’”
“陵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íng jiǒng,其核心含义为窘迫、处境尴尬。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陵窘”一词通过“陵”的紧迫性与“窘”的困顿感,生动刻画了人在压力或突发情境下的狼狈状态。其古典出处和现代用法均聚焦于心理或处境的压迫感,适用于文学描写或日常表达。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深入解析,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陵窘》又称为《灵犀脚印》或者《策名犀》, 是杂剧《石鼓文·罗刹戏》中神秘的文字符号。本义为“陵袭,窀压”,意指坟墓受到压迫。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困窘、为难等含义。
《陵窘》的拆分部首为“阜”和“穴”,拆分笔画为10画。
《陵窘》最早出现在南朝宋大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一书中。在该书的“风采”章节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了刘备的几个妻子之间的争斗。其中,一位戏曲演员被刘备的妻子犹豫不决的态度所束缚,形容自己处境为“陵窘”。从此,《陵窘》一词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
《陵窘》的繁体写法为「陵窘」。
《陵窘》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陵窘」。
1. 他在这个新工作岗位上感到很陵窘,因为他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能。
2. 这位演员在舞台上突然忘词,现场气氛变得非常陵窘。
1. 陵园:指坟墓的园地。
2. 窘境:形容困窘或困境的状态。
3. 陵谷:指在山陵之间的谷地。
4. 窘迫:形容困苦、窘困的状况。
1. 困窘
2. 困扰
3. 难堪
1. 宽松
2. 舒畅
3. 畅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