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鲈脍的意思、鲈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鲈脍的解释

亦作“ 鱸鱠 ”。鲈鱼脍。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芋羹真底可,鱸膾漫劳思。” 元 朱希晦 《和韵简天则上天》:“故乡鱸鱠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 明 王世贞 《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诗:“汝岂因鱸膾,吾曾识凤毛。”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明光,鱸鱠娱亲请尚方。”参见“ 鱸鱼膾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鲈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ú kuài,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词义解析

  1. 字面含义
    指用鲈鱼切成的细片(即“脍”),特指江南地区的特色菜肴。该词亦作“鲈鲙”“鲈鱼脍”,常与“莼羹”并称,如“莼羹鲈脍”。

  2. 文化意象
    源于《世说新语》中“张翰思鲈”的典故:西晋张翰因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辞官归隐。后世以“鲈脍”象征思乡之情或归隐之志,称为“莼鲈之思”。


文学引用与用法


延伸意义


“鲈脍”既是具体菜肴,更是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乡土和自由生活的深切情感。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世说新语》《晋书》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鲈脍的意思

鲈脍(lú kuài)是一个汉字词语,既可以指代一种美味的鱼肉,也可以泛指佳肴、美食。

拆分部首和笔画

鲈脍的部首是鱼(魚)字旁,具体的拆分部首是鱼头加左肉右火,整个字共有14个笔画。

来源

鲈脍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古代文献中,已经有记载提到人们将鲈鱼加工成美食的情况。

繁体

鲈脍的繁体字为鱸膾。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形式中,鲈脍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具体古代写法的文献资料并不容易找到。因此,在现代使用中,我们常用的是现代标准字形。

例句

1. 今天晚餐我们品尝了一道美味的鲈脍,鲜嫩可口。

2. 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份精致的鲈脍吧。

组词

鲈脍是独立的词语,没有明确的相关组词。

近义词

鱼肉、佳肴、美食等可以作为鲈脍的近义词。

反义词

不美味的食物、粗俗的饮食等可以作为鲈脍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