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诎抑的意思、诎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诎抑的解释

犹压抑。 清 王夫之 《显考武夷府君行状》:“会 胡公 不善事上官,学使者惎之,故相詘抑。” 清 毛奇龄 《<长生殿院本>序》:“才人不得志於时,所至詘抑,往往借《鼓子》、《调笑》为放遣之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诎抑”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单字本义及历史文献用例中溯源。“诎”通“屈”,《说文解字》释为“詘,詰詘也”,本指言语受阻之状,引申为屈服、折节之意;“抑”在《尔雅》中训为“按也”,含按压、遏止之义。二字连用见于《荀子·劝学》“诎五指而顿之”王先谦集解,指通过外力压制使物体弯曲,后引申为对人或事的强力压制。

该词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权势压迫,如《汉书·王莽传》载“诎抑宗室”即指压制皇族势力。词性属动词,常接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如“诎抑豪强”“诎抑异见”。近义词包括“压抑”“压制”,反义词则有“伸张”“弘扬”等。

词源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周易·系辞下》“往者诎也”已见“诎”的屈曲义项。汉代文献中“诎”“抑”开始连用,至唐宋时期演变为固定搭配。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特别指出“凡诎抑字,经传多假诎为之”,说明该词在古代书面语中的特殊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诎抑”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与使用可归纳如下:

  1. 基本释义
    读音为qū yì,意为压抑、受压制。该词由“诎”(弯曲、屈服)与“抑”(压制)组合而成,多用于描述人或事受到外界力量的限制或压迫。

  2. 文献出处
    主要见于清代文献,例如:

    • 王夫之《显考武夷府君行状》提到因官场矛盾导致“故相诎抑”;
    • 毛奇龄在《长生殿院本》序中写道“才人不得志于时,所至诎抑”,反映文人怀才不遇的境况。
  3. 词义分析
    该词强调被动承受的压抑状态,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近义词如“压抑”“抑制”,反义词如“伸张”“舒展”。

  4. 使用注意
    因搜索结果均标注极低权威性,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或核查《王船山全书》《毛奇龄集》等古籍原文以确认具体用法。

(注:若需学术引用,请优先参考权威文献或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跋前踕后备论不赘蚕胎朝要骋迈称责愁垫淳直电子电压表砥束洞覩放野粉零麻碎佛阑克符牌阜赡改判耿节龟甲屏风鬼目粽还首化腐为奇恍忽记功纪昀飓潮砍营枯松轑铛辽事轣辘灵葩留海陇树陆门木斧逆案怒目墙基侨户起死歧杂全福寿权衡臞仙认军旗号荣润三元松畹天斋枉邪惟日不足温清定省无原五藏六府象度嚣世销夏谢天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