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行书的意思、八行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行书的解释

[eight-column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post] 旧式信笺每页八行,因此代称信件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温庭筠《酒泉子》

详细解释

书信。《文苑英华》卷二一四引 北齐 邢邵 《齐韦道逊晚春宴》诗:“谁能千里外,独寄八行书?” 唐 李冶 《寄校书七兄》诗:“因过 大雷岸 ,莫忘八行书。” 宋 梅尧臣 《送辛都官知鄂州》诗:“愿君访旧跡,因报八行书。”参见“ 八行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行书”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意蕴的书面语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词源本义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窦章传》注引汉马融《与窦伯向书》典故,原指古代信笺的标准制式。因汉代官方文书多用每页八行的竖排竹简书写,故称“八行书”。《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其本义为“每页八行的信纸”,后引申为书信代称(来源:汉典网《汉语大词典》条目)。

二、文体演变 唐代发展为书信体文学形式,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虽未直用“八行书”之名,但呈现了唐代书信文学特征。宋元后逐渐成为文人书信雅称,清代《渊鉴类函》将其列为书信类文体代表。

三、文学意象 作为诗词典故频繁出现,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温庭筠《酒泉子》词“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陆游《得赵若川书却寄》诗“八行书尺关河远,一枕秋横鼓角哀”,均以八行书指代书信,承载着古代文人的情感寄托与空间叙事功能(来源:国学大师网《全唐诗》《全宋诗》数据库)。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中国文体学辞典》等权威辞书,引证材料源自历代典籍及文学总集。

网络扩展解释

“八行书”是中国古代对书信的一种雅称,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八行书”原指旧式信笺每页八行的固定格式,后逐渐演变为书信的代称。例如温庭筠《酒泉子》中“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即以“八行书”指代远方来信。

二、结构与用途

  1. 信笺形制
    古代正式书信多用红纸或专用信笺,纵向分为八列书写,故称“八行书”。这种格式常见于社交场合的正式信件或人情荐介文书。
  2. 文学象征
    在诗词中,“八行书”常寄托思念或传递深意。如北齐邢邵诗云:“谁能千里外,独寄八行书”,卓文君诗句“八行书无可传”则表达离别愁绪。

三、演变与引申

四、注意区分

“八行书”与书法中的“行书”不同,后者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与信笺格式无关。

总结来看,“八行书”既是中国古代书信的典型形制,也是文学中承载情感与礼仪的文化符号。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蟾霸强伯祖不差什么唱赚抄名称觞举寿撤营吃饭家伙池舘畜恨淳洁雌逊丢三忘四断科二者必取其一方麯丰狐分涂隔靴搔痒公余贯穿古钗过街天桥股权海艘后人花簇锦攒秽嫚驾名茧观嘉佑骥枥津童禁卒君权国浪漫罗刹女门庭若市明区牡麻坡地嵌根乔岳轻闲禳星然灰烧栈生产操胜遇适材适所手长朔雁送眼流眉调瑟贴染推摩五洲四海瞎猫碰死耗子乡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