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千状万态的意思、千状万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千状万态的解释

同“ 千态万状 ”。 宋 欧阳修 《题薛公期画》:“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 明 袁宗道 《读<孟子>》:“念外生念,千状万态,总是性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千状万态"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物或景象呈现出极其繁多、变化无穷的形态和样子。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千状万态(qiān zhuàng wàn tài)指事物呈现出种类繁多、姿态各异的状态,强调形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二、语义演变与用法

  1. 古典溯源:

    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如朱熹《朱子语类》:"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若气则凝结造作,千状万态。" 此处强调事物因气化运动而呈现无限形态。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1卷,P582。

  2. 现代引申:

    除形容具体事物(如山水、云霞)外,亦可抽象指社会现象、情感或艺术表现的复杂性。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P1062。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形容形态多种多样,变化无穷。"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1卷。

  2. 《辞海》:

    "极言状态之多。形容事物形式纷繁,姿态各异。"

    来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版)"千"字部。

  3. 《成语大辞典》:

    "状、态:形状,样子。形容形状、姿态多种多样。"

    来源:朱祖延主编《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P831。


四、文化内涵

该成语蕴含中国传统哲学对变化与多元的认知:

来源: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P89。

网络扩展解释

“千状万态”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事物或景象的形态极其繁多,变化丰富,与“千态万状”同义。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艺术创作等复杂多样的状态。

  2. 拼音与注音

    • 拼音:qiān zhuàng wàn tài
    • 注音:ㄑㄧㄢ ㄓㄨㄤˋ ㄨㄢˋ ㄊㄞˋ。
  3. 出处与典籍引用

    • 最早见于宋代《宣和画谱·道释》,描述画作中“鹰犬驰突,云龙出没”的生动场景。
    • 欧阳修在《题薛公期画》中评价画作“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
    • 陆九渊《与王谦仲》则以“朝暮雨旸云烟出没之变”为例,强调其不可名状的多样性。
  4. 例句与用法

    • 现代用法示例:“雨花石品格不齐,千状万态”。
    •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形容事物形态、场景变化的丰富性。
  5. 近义词与扩展

    • 近义词: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变化多端。
    • 反义词:千篇一律、一成不变。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憎分明白鹤摆落被单鄙琐愊忆不奈何不一传国宝道洽大雨倾盆电临法名烦缪幡织缚絷功薄蝉翼锅盔寒峭豪才螖虫鉴辨讲扬价值连城阶墄鲸波鳄浪金茎救灾亢热克宁军懒鬼亮槅敛首敛手足离别六宫粉黛率从蒙昧主义摹勒佥名起功局热呼认尸容和软脚局扫望上田慎时四大家族四廊司文陶阴渟泓退飞推頽王辅掀涌校庆西成隙大墙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