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骧虎视的意思、龙骧虎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骧虎视的解释

[prance like the dragon and glance like the tiger——to cherish great ambition;be awesome and inspiring with dragon tread and tiger glance] 骧:马昂头。形容气宇轩昂,气概威武。比喻有雄才大略

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详细解释

喻气势威武,眼光远大。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龙驤虎视,旁眺八维,揜讨逆节,折衝四海。”《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当此之时, 亮 之素志,进欲龙驤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 曹公 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驤虎视,平吞 江夏 。公以为何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骧虎视

释义

“龙骧虎视”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气势威武、胸怀大志,目光远大如龙腾虎跃般雄视四方。常用于比喻人志向宏伟、气概非凡,具备统领全局的魄力。


详细解析

  1. 字义拆解

    • 龙骧(lóng xiāng):

      “龙”为神兽之首,象征尊贵与力量;“骧”指马昂首疾驰,引申为腾跃、高昂之态。合指如龙腾跃,气势磅礴。

    • 虎视(hǔ shì):

      “虎”为百兽之王,代表威猛;“视”即注视,形容目光如虎般锐利而充满威慑力。

  2. 整体寓意

    成语融合“龙”的恢弘与“虎”的威严,既强调动态的进取姿态(骧),又突出静态的掌控力(视),喻指人兼具雄心壮志与沉着谋略,有统御四方之能。


典出与文献引用

该成语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潘勖的《册魏公九锡文》:

“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揜讨逆节,折冲四海。”

(释义:曹操如龙腾虎踞,雄视天下,平定叛乱,威震四方。)

后为《三国志》《三国演义》等经典引用,成为形容雄才大略的固定表述。例如:


现代用法与示例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对“龙骧虎视”的释义及古籍用例收录详实。

  2. 《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解析成语结构,并列举《三国志》等文献出处。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从字源角度阐释“骧”“视”的演变与组合意义。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直接链接,上述书籍可通过权威出版社官网或学术数据库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龙骧虎视(lóng xiāng hǔ shì)是一个褒义成语,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典故出处

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对诸葛亮的评价:“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意指他志向远大,意图统一天下。后《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也用此语赞颂他:“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三、用法特点

  1.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或定语。
  2.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杰出领袖、军事家或志向远大者,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时"龙骧虎视,旁眺八维"的姿态。
  3. 感情色彩:带有褒义,强调积极进取的雄心与威严气度。

四、近义扩展

类似成语有「雄才大略」「气吞山河」「虎视鹰瞵」,均侧重对雄心与威势的刻画。


如需了解该成语在古典文学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相关章节(搜索来源含、10)。

别人正在浏览...

嘊嘊稗稊百役鸊鹈膏柴市节畅叙诚慤鹑奔唇吻敦敕独睡丸饵膳泛辞附名附生虫咯支支鬼撇恒日黄纸札讳讦茄袋嚼酒铗子济楚九旂集义抗庄軖轴揽名责实良有以也炼贫龙卷马神没劲木室喷雪贫嘴滑舌仆牛潜会亲兵秋丁三白法赏接生造束楚韬吟条闻屯蹷否塞屯宿脱销外部矛盾瓦砖微浅委委响和景从献替闲员小谏肖象僁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