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砻磨的意思、砻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砻磨的解释

磨治锻炼。《鹖冠子·天则》:“若礱磨不用,赐物虽詘,有不効者矣。”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礱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唐 欧阳詹 《陶器铭》序:“则刓材搜璞,穷山越壑;礱磨雕琢,铸鍊丹雘。”

碾稻去壳的农具。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三:“又有废磨,上级已薄,可代穀磨,亦不损米,或人或畜转之,谓之礱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砻磨(lóng mò)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特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代古代谷物加工器具及工艺过程。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包含以下两层内涵:

一、器具属性

砻磨由两种传统农具组成:

  1. 砻(lóng):竹木制成的去壳工具,通过上下磨盘摩擦去除稻谷外皮,保留糙米。
  2. 磨(mò):石制研磨器具,用于将谷物粉碎成粉状。两者的结合使用体现了古代粮食加工的完整工序链。

二、工艺过程

作为动词使用时,《齐民要术》记载其特指"砻谷舂米"的连续工序:先以砻脱壳,再用磨碾粉。这种工艺在元代《王祯农书》中被描述为"精凿之功,资于砻磨",印证其在传统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词源学角度分析,"砻"从"龙"得声,暗示其运作时发出的连续摩擦声;"磨"甲骨文字形即含石臼与杵的象形元素,二字组合完整呈现了农耕文明的技术特征。现代方言调查显示,该词仍保留于吴语区部分农村的口语中,但具体使用范围已显著缩小。

网络扩展解释

“砻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综合多来源信息解释如下:


一、动词义项:磨治、锻炼

  1. 基本释义
    指通过反复打磨、加工使物体变得精细或锋利,也用于比喻对人或事物的锤炼。例如唐代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中“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即以“砻磨”形容对事业的精进与磨砺。
    此义项可追溯至古代文献,如《鹖冠子·天则》中的“若砻磨不用,赐物虽诎,有不効者矣”,强调磨炼的重要性。

  2. 深层用法
    在工具制造中,常指对刀剑等器物的精细加工,如“造兹宝刀,既砻既砺”,表明“砻磨”与“砥砺”并列,均属锻造工序。


二、名词义项:碾米农具

  1. 器具功能
    指古代用于脱去稻壳的木制农具,形状类似磨盘,但材质多为木材,如明代《农政全书》记载“有废磨,上级已薄,可代谷砻,亦不损米”。
    其工作原理与石磨相似,但更轻便,适合谷物初加工,如“砻谷舂米”。

  2. 操作方式
    需人力或畜力推动,如“或人或畜转之,谓之砻磨”,说明其使用场景与传统农耕密切相关。


补充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字典释义、古籍引用及农具考据,兼顾语言与历史视角。

别人正在浏览...

哀弹隘陿不结蚕绩参考消息弛慢春荒打比当腰堕负阿其所好薾然发意关情非孝伏安敷具辅立符书敷天高秋茖葱鬼面城海蓝色韩衆衡麓合祛铧弓贿卖讥谤井底引银瓶警卫连禁籍筋缕蘮蒘撅嘴巨望可怜宵抠请跨虹廉耻龙旗陆居内庭钱注青桂穷乏秋祭散剽扫竹沈冥天论通敌退一步外感下马观花飨孤乡基宪官销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