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具的意思、敷具的详细解释
敷具的解释
(1).佛教语。陈饰于佛座前供桌上的饰物。《十住论》卷九:“诸佛师子座,金薄幃帐,柔软滑泽种种天衣,以为敷具。”
(2).佛教语。即袈裟。以袈裟可敷地作游方僧人的坐卧之具,故称。《十诵律》卷七:“以纯黑羊毛作敷具。”《十诵律》卷七:“我今当以少白羺羊毛杂黑羺羊毛作敷具。”
词语分解
- 敷的解释 敷 ū 布置,铺开,摆开:敷设。敷陈(铺陈,详细叙述)。敷衍(a.叙述并发挥,亦作“敷演”;b.做事不够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c.勉强维持)。 涂上,搽上:敷药。敷粉。 足够:入不敷出。
- 具的解释 具 ù 器物:器具。 备有:具备。具有。别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备,办:具呈。具结。具名。具领。敬具菲酌。 古同“俱”,都,完全。 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座钟一具。一具男尸。
网络扩展解释
“敷具”是佛教术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佛座前的陈设饰物
指供奉在佛座前供桌上的装饰物,通常包括织物、天衣等,用于庄严佛座。例如《十住论》卷九提到“诸佛师子座……以柔软滑泽的天衣为敷具”。
二、袈裟的别称
因袈裟可铺展作为僧人坐卧的垫具,故得此名。据《十诵律》记载,早期僧人用黑羊毛或黑白羊毛混合制作敷具,兼具衣物与坐具功能。
扩展说明:
该词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物尽其用”的理念,既指代神圣的供奉物品,也关联僧侣日常修行的实用性。两个释义均与佛教仪轨和戒律密切相关。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敷具(fū jù)这个词指的是用来敷在身体上的工具或物品。拆分部首是⺮(zhú)和⺾(wǎng),笔画共计13画。敷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身体。在繁体中,敷具的写法为敷具(fū jù)。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体写法需要进一步研究,暂无确切信息。以下是几个关于敷具的例句:
1. 我买了一套舒适的敷具,用于家庭按摩和舒缓肌肉疲劳。
2. 医生建议她在受伤部位敷上热敷敷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加速康复。
3. 这家养生馆提供各种不同种类的敷具,满足顾客对身体养护的需求。
关于敷具的组词,可以有热敷敷具、冷敷敷具、按摩敷具、美容敷具等。近义词可以有敷料、贴敷物、敷布等。至于反义词,暂无明确的反义词与敷具相关。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