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禁籍的意思、禁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禁籍的解释

(1).犹秘籍。秘藏的珍贵书籍。《晋书·荀崧传》:“西阁东序,河图祕书禁籍;臺省有宗庙太府金墉故事。”

(2).记有姓名、年龄、身份等的竹片,悬于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后亦泛指登载宫中供职人员姓名、身份的册籍。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因兹告请,遂曲軫於深慈;悉与荡除,俾再通於禁籍。”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启》:“民兵文具,禁籍虚员。” 明 李东阳 《题屠司寇元勋小像》诗之一:“科名随禁籍,从此达宸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禁籍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宫廷秘藏典籍

    指古代由皇家秘府收藏、禁止外传的珍贵文献或档案。此类典籍通常涉及国家机要、皇室谱牒或珍稀孤本,仅限特定官员在宫廷内查阅。例如《汉书·艺文志》记载的“秘书”,即属禁籍范畴,体现了古代知识垄断与政治权力的关联性。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02页);《中国古代图书史》

  2. 禁止涉足的领域或名册

    引申为受法律或制度限制进入的场所(如宫禁之地),或特指被剥夺某种权利者的登记名册。如《宋史·职官志》中“入禁籍者不得预科举”,指因罪受罚者被列入禁止参加科考的名录。

    来源:《辞源》(修订本);《中国历史制度辞典》

二、文化意蕴

禁籍概念折射出中国古代“秘而不宣”的统治策略,如清代《四库全书》编纂时对典籍的审查与禁毁,侧面反映文化控制与权力秩序的关系。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用,多见于研究古代文禁制度、档案管理的学术文献。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禁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秘藏的珍贵书籍

指古代宫廷或官方机构收藏的珍贵典籍,通常不对外公开。例如《晋书·荀崧传》提到“西阁东序,河图祕书禁籍”,说明这类书籍与重要文献、祭祀记录等并存于宫廷。


二、宫禁人员身份记录

  1. 原始形式:用竹片记录宫中人员的姓名、年龄、身份等信息,悬挂于宫门外,用于出入核查。
  2. 扩展含义:后泛指记载宫廷供职人员信息的册籍。如宋代叶适《谢除华文阁待制表》中“再通於禁籍”,即指恢复官职名册的记录。

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晋书》、宋代文献等历史记载,具体可参考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悖恶避秦客布教卒卒翠采大便蹈人旧辙达因灯宵地级市犯顺封执钩察挂货关政国毁海濶天空汉皓含胎花荷屋红亭荒诞火蚕绵火宪集录谨持捐升老雕虫老斵黎绿绿萍马鸡湎演摹拟破相宗清冲晴天开水路青霄翼搔首踟蹰缫丝娘瑟汩赡老煽弄山遥路远生自社团石涛耍颠顺始泗水潜夫送青酸齑祟恶穗肥天祥痛挠团雪散雪辞徒系无道遐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