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书的意思、寄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书的解释

传递书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赋》:“亲友离絶,妻孥流转;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 宋 陆游 《箜篌谣寄季长少卿》之二:“寄书何时到, 江 汉 春茫茫。”《水浒传》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杀了 阎婆惜 ,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忽有客自 东粤 来,寄 陶生 函信。发之,则嘱姊归焉。考其寄书之日,即妻死之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寄书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化解析

一、字义分解

“寄书”由“寄”与“书”组合而成。

二、历史语义演变

  1. 传统含义

    指通过驿使、商旅等途径传递书信。如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隐含对“寄书报平安”的期待。

  2. 现代扩展

    广义涵盖邮寄信件、快递文书及电子通讯,《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通过邮政或网络传递文字信息”。

三、文学与文化内涵

四、权威引用

五、当代应用

《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标注其使用场景,如“寄书致谢”“电子寄书”等。

网络扩展解释

“寄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寄书”指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或表达思念之情,常用于描述因距离阻隔而借助书信沟通的场景。这一行为不仅包含信息传递,也承载着情感表达的功能。


详细解释

  1. 核心意义
    字面含义为“传递书信”,强调通过信件实现远距离交流。例如:

    • 杜甫诗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表达战乱中书信难通的无奈;
    • 徐光启在家书中叮嘱儿子“时时觅便信寄书来”,体现对亲情的重视。
  2. 文学与情感表达
    古代文学中,“寄书”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关联。如:

    • 庾信《竹杖赋》中“玉关寄书,章臺留釧”,暗含亲友离散的愁绪;
    • 陆游“寄书何时到,江汉春茫茫”抒发了盼信的焦灼。
  3. 其他用法
    极少数语境下可指“邮寄书籍”(如提到),但此用法罕见且非主流。


常见出处


“寄书”的核心是“以信传情”,既承载信息传递的实用性,又蕴含深厚的情感价值。其用法在古典文学中尤为常见,现代语境中则多用于怀旧或书面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安候安身百无一漏北固褊薄碧兰蔽鄣裁撤常参宸襟吃凌冰粮重洋蠢事存折诞保二杆子二篆肥墽风量凤转肱三折古人海湄鹤羽后靠挥霍无度伽里略降叛将指继继存存祭具棘盆冀求空俭枯荻浪人老娘亲零用六蔽蛮僿冒险家曚曚亮蟠薄卿月清啭亲揽胠橐山蔌纔兹身亡誓肌硕人鼠偷狗盗私宰岁周探听通古铜仪畏影而走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