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器。《汉书·郊祀志上》:“画天地 泰一 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
“祭具”是汉语词汇,指祭祀时使用的器具,属于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祭具即“祭器”,指在祭祀活动中用于陈设供品、完成仪式的各类器具。例如《汉书·郊祀志上》记载:“画天地泰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表明祭具在古代祭祀中具有沟通神灵的功能。
历史文献与用途
古代祭祀等级森严,祭具的规格与数量需符合礼制。如周代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鼎烹煮肉类,簋盛放谷物),体现身份差异。秦汉时期,祭具逐渐制度化,木制牌位、香炉等成为常见器物。
祭具的分类
现代演变
当代祭祀中,传统祭具如香炉、烛台仍被广泛使用,同时衍生出电子香烛等新型器具。水果、糕点等供品选择也更趋多样化,但核心仍遵循“香烛为必需,供品表心意”的原则。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祭具的形制或不同朝代差异,可参考《周礼》《礼记》等古籍,或查阅考古研究资料。
祭具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示”与“具”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示”是指向、表明的意思,而“具”则表示器具、工具的意思。
祭具的全拼是:“jì jù”,部首是“示”,笔画数为8画。
祭具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活动。在古时候,人们在祭祀神灵或先祖时,需要使用各种器具来进行祭祀,这些器具就被称为祭具。
在繁体字中,祭具的写法为“祭具”,和简体字的写法相同。
古时候,祭具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说文解字》中,祭具的古代写法为“祭器”,表示祭祀所使用的器物。
以下是祭具的用法示例:
1. 祭祀时需要摆放各种祭具,如香炉、乐器等。
2. 祭具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和仪式的要求。
3. 古代祭祀中专门有人负责管理和保管祭具。
与祭具相关的其他词汇有:
组词:祭祀、祭坛、祭品、祭拜
近义词:祭器、祭品
反义词:享具、雅具
以上就是关于祭具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等相关内容。【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