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标统的意思、标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标统的解释

清 末统辖一标军队的长官。《清文献通考·兵一》:“各镇标统辖各协及各营。” 子虚子 《湘事记》五:“ 湘 之反正,全在兵与下级军官之力。其上级官如四十九标标统 黄鸞鸣 ……二营管带 陈强 等,均以秋操在北。”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七篇:“ 陶泽锟 杀了 赵尔丰 后, 尹大都督 立地升他为标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标统”是清末新军编制中的军事官职,指“统带一标”的指挥官。该词由“标”和“统”组合而成,“标”为清末新军建制单位(约1000-1500人),相当于现代团级规模;“统”即统领、统率之意。根据《清史稿·兵志》记载,光绪三十年(1904年)颁布《陆军营制饷章》后,新军每标设“标统”一人,官阶为“正参领”,负责全标军事训练及作战指挥。

在职能层面,标统直接管辖三个营级单位,掌握人事任免权与军事调度权,需接受“协统”(相当于旅长)领导。这一职务设置体现了晚清军事现代化改革中“师法德国”的特点,参照了当时欧洲陆军的三级指挥体系。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标统作为新军核心指挥官,对后来辛亥革命的军事行动产生了直接影响。

现代军事研究中,标统常被类比为当代军队的“团长”职务。但需注意其特殊性:清末新军标统多由武备学堂毕业生担任,需兼具西方军事理论素养和传统治军能力,这一复合型军官培养模式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标统”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背景理解:

一、历史军事职位(主流含义)

  1. 基本定义
    指清末新军中的团级指挥官,全称“标统带”,隶属于协(旅级单位),管辖约1500人。

  2. 军制结构
    按清末改革后的编制:

    • 每镇(师)辖2协(旅)
    • 每协辖2标(团)
    • 标的长官即标统,相当于现代团长。
  3. 文献例证

    • 《清文献通考》提到“各镇标统辖各协及各营”。
    • 郭沫若《反正前后》记载陶泽锟因功升任标统。
    • 子虚子《湘事记》提及四十九标标统黄鸾鸣。

二、现代引申含义(较少使用)

个别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标准统一”的成语,形容规范一致。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权威性较低,建议优先参考历史释义。

附:词源与演变

“标”取自“标准营”缩略,“统”即统领,体现清末军事近代化中对西方军制的借鉴。该职位随清朝灭亡而取消,民国初年改为“团长”称谓。

别人正在浏览...

鲍酪宝踪悲壮本自编检不壹而足恻容车价酲酲担负道衢递述都把势多言数穷敷菑格令歌黍沽贩规贤矩圣寒花晚节和光合年呴偷荒怠翦伐坚昆解斋靳狎具剑抗玩枯槁狼窝虎穴亮拔缕衣买骏迈踪茅菴民安国泰密语摩尼教宁处蒲卢签字啓途秋堂球鞋全节上网本上冢孀嫠水尾杀素宦天帚挺秀文中虎无虑无思先老闲料嘴小贩子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