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关梁的意思、关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关梁的解释

(1).关口和桥梁。泛指水陆交通必经之处。这些地方往往设防戍守或设卡征税。《墨子·贵义》:“商人之四方,市贾信徙,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 唐 卢照邻 《大剑送别刘右史》诗:“金碧 禺山 远,关梁 蜀 道难。” 清 顾炎武 《流转》诗:“往住歷关梁,又不避城府。”

(2).比喻关键。《鹖冠子·道端》:“此君臣之变、治乱之分、兴坏之关梁、国家之閲也。”

(3).《文选·宋玉〈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吕向 注:“闭关,喻塞贤路也。”后以“关梁”指对官吏的保举。《晋书·郤詵传》:“当今之世,宦者无关梁,邪门啟矣;朝廷不责贤,正路塞矣。得失之源,何以甚此!所谓责贤,使之相举也;所谓关梁,使之相保也。” 唐 白居易 《请行赏罚以劝举贤策》:“谨关梁以相保,责辕轮以相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关梁是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古代水陆交通的关键节点,具有军事防御与税收管控双重功能。以下从词典角度分项解析:


一、核心义项

  1. 关隘与桥梁的合称

    泛指扼守要道的陆路关卡(关)与水上津渡(梁)。《汉语大词典》释为“水陆要道上的关隘和桥梁”,如《史记·货殖列传》载“关梁之险,盗贼之妨”,强调其地理屏障作用。

  2. 交通管制设施

    古代官府在关梁设卡稽查行旅、征收赋税。《辞源》释义为“设于要道的关卡”,如《九章·哀郢》“关梁闭而不通”,反映其阻断交通的功能。


二、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


三、现代使用与延伸

现代汉语中“关梁”多用于文言语境或历史研究,如描述古代商路(如丝绸之路)常提及“关梁险塞”(《中国交通史》)。日常用语中已被“关卡”“渡口”等替代。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89页)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3. 《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通典·食货典》(王文锦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关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关口和桥梁,泛指水陆交通要道。这些地方在古代常设防戍守或征收税赋。例如:

二、比喻义

  1. 关键、要害
    如《鹖冠子·道端》中将“关梁”比作国家治乱的分界。
  2. 边防军队或重要守卫者
    现代用法中可指代边防官兵,或引申为组织中承担核心职责的人(例:“他是公司的关梁”)。

三、特殊引申义

指对官吏的保举制度,源自《文选·宋玉〈九辩〉》中“关梁闭而不通”的典故,吕向注解称其暗喻贤路受阻,后演变为官员举荐机制。


提示: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文献和现代用法,若需查看具体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墨子》《鹖冠子》等文献,或通过来源网页进一步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白黑不分白石仙搬弄是非长髯主簿串气吹簸逮坐倒舞伎倒拽迭运饵结耳目之欲反气燔书坑儒分缘脯氨酸广易观日玉鬼出神入滚瓜烂熟黑翳阍竖监诫交戒胶滞今岁浸潭救亡图存撅竪窭困凯番夸海口括检练习曲利柄领异标新领状龙种旅雁渺无人烟鸣盛目眩神夺内证怒气冲天破沮裒责抢生意乾僵惬快倾逝阙陋人牙子是古非今説梦束雪量珠韬光晦迹物极将返香稻下学上达纚风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