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恳激的意思、恳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恳激的解释

诚恳激切。《旧唐书·李渤传》:“ 絳 等能率御史諫官论列於朝,有恳激事君之体。”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而阁下误有听采,将引猥琐,置於左右……是以上犯盛意,恳激避辞者,盖在此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恳激是汉语复合词,由“恳”与“激”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情感真挚而强烈,态度诚恳而激昂。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础释义

  1. 情感真挚深切

    “恳”本义为真诚、恳切,《说文解字》释为“信也”,引申为发自内心的真挚态度;“激”意为强烈、激动,二者结合强调情感既真诚又炽烈。

    例:言辞恳激|神情恳激。

  2. 态度诚恳而激烈

    多用于描述表达诉求或情感时,既保持诚恳本心,又因情绪激动而显得言辞迫切。

    例:《后汉书》载“上书恳激”,指臣子以恳切而激昂的言辞进谏。


二、引申义项

  1. 情感强度与表达张力

    区别于单纯“恳切”,“恳激”更突出情感的外显性与感染力,常见于文学或正式文书,传递强烈的诉求或情绪。

    例:明末清初文人书信中多见“恳激之辞”,体现忧国忧民之心。

  2. 行为动机的纯粹性

    隐含因正义或急迫之事而自然流露的真情,动机纯粹无私。

    例:清人笔记中“其请愿书恳激悲壮”,暗含对公义的追求。


三、用法与语境


四、同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点 情感强度
恳切 态度真诚,重“诚” 温和持续
恳挚 情感深厚,重“挚” 深沉内敛
恳激 真诚且激烈,重“激” 强烈外显
激昂 情绪高涨,未必含“诚” 强烈但可能缺真诚

权威参考来源

本文释义综合参考以下经典辞书: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注:因“恳激”属文言词汇,现代在线词典收录有限,释义以权威纸质辞书为准。如需进一步查证,可参阅上述工具书相关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恳激”是一个汉语词语,由“恳”(诚恳)和“激”(激切)组合而成,表示态度既真诚又强烈。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言辞或行为既充满诚恳,又带有急切的情感,常用于表达忠告、谏言时的真挚态度。例如《旧唐书》中记载官员谏言时“有恳激事君之体”,即体现其既恳切又激昂的进谏风格。

  2. 词素解析

    • 恳:本义为真诚、诚恳,如“恳求”“恳托”。
    • 激:此处指情绪或言辞的激切、强烈,如“激动”“激愤”。
  3. 文献用例
    宋代苏舜钦在《上范希文书》中提到“恳激避辞者”,形容因言辞恳切激烈而主动避让的情境。唐代《旧唐书·李渤传》也用该词描述官员谏言的风格。

  4. 语境应用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场景,如古代臣子劝谏君主、文人表达立场等,强调情感真挚与表达力度的结合。

如需进一步了解发音(kěn jī)或繁体字(懇激),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报章布帛采捋常羞成速辞给村上大兄弟调民钉筋动粘冬蛰独摇发纾粉米负驮光陆秃龟灼鼓节韩卢逐逡歡国胡运棘霸津径讥俗朗夷零余吝啬六丁六甲绺鬏流形摩挲面授黾穴鸲巢木笔敲竹竿弃本求末清贞虬髯翁期信齐玄桡法闰法三百钱生别离神鹰失会时累使心别气手袂殊甚死敌绥山桃谈锋特诚推轮捧毂雾氛衔薪昔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