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络的意思、金络的详细解释
金络的解释
(1).即金络头。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诗之一:“玉羈玛瑙勒,金络珊瑚鞭。” 唐 胡曾 《寒食都门作》诗:“金络马衔原上草,玉颜人折路傍花。” 宋 孙光宪 《风流子》词:“金络玉衔嘶马,繫向緑杨阴下。”参见“ 金络头 ”。
(2).借指良马。 唐 陆龟蒙 《采药赋》:“聊作侍中郎,且乘金络。”
(3).借指骑马的人。 唐 杜牧 《扬州》诗之二:“金络擎鵰去,鸞环拾翠来。”
词语分解
- 金的解释 金 ī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
- 络的解释 络 (絡) ò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 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络。 缠绕:络纱。络丝。络线。 相连续,前后相接:络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络续。络绎。联络。 . 络 (
专业解析
金络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基础释义
指金属装饰的马笼头,特指以黄金或金箔装饰的网状马具。该词源自古籍中对贵族车马仪仗的记载,如《乐府诗集·陌上桑》中“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即描绘了马匹佩戴金络的华贵场景。
二、文化意象延伸
- 权贵象征
古代帝王或高官的车马常配金络,彰显身份。《后汉书·舆服志》载“皇太子黄金璽,驂驾金络”,印证其与阶级地位的关联。
- 文学修辞意象
诗词中借“金络”暗喻抱负或束缚,如李贺《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以马具喻指人才渴望施展才能。
三、特殊用法
“金络脑”作为固定搭配,专指马笼头部件。明代《天工开物》提及“金箔饰络”工艺,佐证其材质与制作技艺。
综上,金络兼具实用器物、阶级符号、文学隐喻三重内涵,是研究古代车马制度与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来源:
- 《乐府诗集》中华书局点校本
- 《后汉书·舆服志》中华书局版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全唐诗注析
- 《天工开物·五金篇》明代宋应星著
网络扩展解释
“金络”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其解释及用法可结合古代诗文进一步理解:
1.指“金络头”,即装饰华贵的马笼头
- 这是该词最原始的含义,指用金属(如金、玉)装饰的马具,常见于诗词中对骏马或贵族坐骑的描绘。
- 例句:
- 南朝·何逊《学古》:“玉羁玛瑙勒,金络珊瑚鞭。”
- 宋代·孙光宪《风流子》:“金络玉衔嘶马,繫向绿杨阴下。”
2.借指“良马”
- 通过借代手法,以马具代指良马本身,突出马的珍贵与气派。
- 例句:
- 唐代·陆龟蒙《采药赋》:“聊作侍中郎,且乘金络。”
- 宋代·蔡确《春日》:“年少斩新金络马,柳阴无数画轮车。”
3.代指“骑马的人”
- 进一步引申,通过马具代指骑马者的身份或仪态,常见于对贵族或游侠的描写。
- 例句:
补充说明
- 权威性参考:(查字典)、(造句及作文指导)均收录了上述三层含义,且多篇古诗文印证了其用法。
- 注意:现代语境中,“金络”较少使用,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相关文本中。提到的“卡维地洛片(金络)”为药物名称,属于现代延伸用法,与词源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八奸悖言标驳币制草食动物忏悔晨鹄怵迫倅然地産洞中肯綮都座杜耳恶闻凡材肥家根勾工房购捕归西夯嘴夯腮豪家活跃户牖兢持聚齐沮索开后门捆风勑身历远落晖卤田密谟磨笄目下十行泥佛劝土佛蓬头赤脚軿轩潜苞强买强卖樵舍清颷青笋清懿穷井声芳拭面容言水牯蜀罗嵩构碎玉田奴兔毫枉物难消萎糜不振为渊驱鱼文僚伍籍贤度销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