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碎玉的意思、碎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碎玉的解释

(1).细小的玉片或玉屑。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占风铎》:“ 岐王 宫中於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子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鐸’。” 宋 王禹偁 《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2).比喻细小洁白的牙齿。《三国演义》第八回:“ 允 ( 王允 )命 貂蝉 执檀板低謳一曲。正是:一点樱桃启絳唇,两行碎玉喷《阳春》。”《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妇人同丫鬟下船,见了 许宣 ,起一点朱唇,露两行碎玉,向前道一个万福。”

(3).喻指女性死者的遗钗、残稿等。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续遗咏於玉臺,光越纽之彤史。又奚事抱碎玉以愴怀,抚凋兰而陨泗者。”

(4).喻指落花。 刘大白 《花间》诗:“醉向落花堆里卧:东风怜我,更纷纷乱红吹堕,碎玉零香作被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碎玉"是汉语中富有诗意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两个角度解析:

一、本义层面 "碎"指物体破裂成零片,"玉"特指温润光洁的美石。二字组合后,《汉语大词典》定义为"碎裂的玉石",常指代玉器残片或天然碎裂的玉料。这种物质形态在考古领域具有研究价值,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碎玉器,可考证古代玉器加工工艺。

二、文学意象拓展

  1. 冰雪意象:唐宋诗词常以碎玉喻雪,如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中未明写的雪景,在《历代诗话续编》注疏中被解作"碎玉纷扬"之景。
  2. 人体美学:明清小说用"碎玉"形容美人皓齿,《红楼梦》第三十五回描写宝钗"唇绽樱颗,榴齿含香"即暗合此喻。
  3. 声学通感:古琴谱《神奇秘谱》收录的《幽谷碎玉》曲目,将玉器碰撞的清脆声响转化为音乐意境。

该词在《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中被归入"器物部-珍宝类"与"修辞部-比喻类"双重类别,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多维语义特征。当代语言学者李行健指出,这类具象化比喻词是汉语意象思维的重要载体。

网络扩展解释

“碎玉”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细小的玉片或玉屑
    指物理上破碎的玉石,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自然声响或装饰物。例如:

    • 宋代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提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形容雪落竹楼的声音如碎玉碰撞般清脆。
    • 五代王仁裕记载岐王宫中悬挂碎玉片以占风,称为“占风铎”。
  2. 比喻细小洁白的牙齿
    文学作品中常以“碎玉”形容人物牙齿的精致美观。例如:

    • 《三国演义》描写貂蝉“两行碎玉喷《阳春》”。
    • 《警世通言》中白娘子的“露两行碎玉”亦是此类用法。
  3. 喻指女性遗物或落花

    • 清代文献用“碎玉”代指女性逝者的遗钗、残稿,如王继香《书后》中“抱碎玉以愴怀”。
    • 部分解释扩展为比喻飘落的花瓣,多见于诗词意象。

二、其他引申

个别资料(如查字典)提到“碎玉”作为成语,比喻“美好事物被破坏”,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三、总结

“碎玉”的核心含义围绕“玉的碎片”展开,通过文学修辞衍生出对牙齿、遗物、自然景象的比喻。其用法多见于古典文学,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开元天宝遗事》《黄冈竹楼记》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报名畚斗布鼓步位成商辞笔顶戴堆簇遁匿督眎帆腹烦絮飞撚伏历腐音好饮胡尘婚亲江上结彩纠虔悸罔磕睡牢坑乐政良知林阜廪籍芦柴沦破吕仙翁梅禄朦充眯睎磨刀水谋合滂溏匹扑朴斫之材萋毁黥彭邱阜趋舍曲业乳峰上拂神愁鬼哭侍读学士手膀子恕不一一树养碎花田律天王老子徒唤奈何王功无寘贤家先辂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