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币制的意思、币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币制的解释

[currency(monetary) system] 国家规定的货币制度

详细解释

国家规定的货币制度。包括用什么做货币,货币单位,以及硬币的铸造,纸币的发行、流通等制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币制,即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对货币流通结构与组织形式进行系统性规定的总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币制指“国家规定的货币制度,包括拿什么做货币和货币的单位,以及硬币的铸造、纸币的发行、流通等制度”。其核心构成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法定货币属性

币制明确规定国家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及价值标准。例如中国古代的“两”与“文”、现代的“元”均为法定计价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现行《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人民币为法定偿付货币,任何单位不得拒收。

二、发行管理体系

包含货币铸造/印刷权限、发行准备制度及流通范围。参考《中国金融史》,秦朝“半两钱”首次实现中央政府统一铸币权,而现代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

三、历史形态演变

从实物货币、金属铸币到信用纸币的演进过程中,币制始终反映社会经济形态。据《货币银行学》研究,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从银本位转向信用货币体系。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2.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3. 叶世昌《中国金融史》
  4. 黄达《金融学》

网络扩展解释

币制,即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组织形式及管理规则的总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币制主要规范以下内容:

  1. 货币材料:如金银(金属本位)或信用货币(纸币)。
  2. 货币单位:包括名称(如“元”“美元”)和单位价值。
  3. 流通货币种类:主币(本位币)与辅币的区分及规格。
  4. 发行与流通:硬币铸造、纸币发行权限及流通程序。
  5. 法偿能力: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效力(如无限法偿或有限法偿)。
  6. 准备金制度:保障货币信用的黄金或外汇储备。

二、历史类型

  1. 金属本位制
    • 银本位、金本位、金银复本位(如19世纪欧洲)。
    • 特点:货币与贵金属挂钩,可自由兑换。
  2. 信用货币制
    • 现代主流制度,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发行纸币(如人民币、美元)。
  3. 特殊形式
    • 美元化:小国直接使用美元替代本币。

三、实例说明

例如,1948年国民党政府的“金圆券改革”即以金圆券替代法币,强制收兑黄金、外币,体现了币制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的币制演变,可参考来源中的高权威性网页(如、8、10)。

别人正在浏览...

摆擂枱北群空背身宾门布裘才命惩办城厢点漆独家院鄂端阨穷二川贰行屝屦烽逻佛证附件符书供饷含悲涸辙洪音讲贡降箕佳朕赍贡齎贡惊猜惊愤酒税慨念旷日长久匡危老鸦龙翔买山满堂好帽衫牧夫难极年次怒涌攀鳞附翼菩提子奇离古怪塞性山獭折莫石家园失稔衰弱私黩司马昭之心死色踏菜园讬信文魔相周纤介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