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扑殄的意思、扑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扑殄的解释

犹扑灭。《旧唐书·李晟传》:“贼既伤败,须乘机扑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扑殄”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扑灭”与“殄灭”的合成义。《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将其释义为“彻底消灭或摧毁”,强调行为结果的彻底性。词源可追溯至《诗经·大雅·云汉》中“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的“瘨”字通假用法,原指灾祸导致的大规模消亡现象,后经语义演变形成“扑殄”的动词化表达。

从构词法分析,“扑”取《说文解字》中“挨也”的击打本义,引申为强力消除;“殄”据《尔雅·释诂》训为“尽也”,含完全终结之意。二字结合后多用于文献中描述对灾祸、叛乱等重大负面事物的肃清行为,如明代《万历野获编》记载“官兵扑殄流寇”即属典型用例。

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该词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及学术论著内,日常使用频率较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标注为书面语词汇,建议在正式文本中使用时需配合语境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扑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词义解释

“扑殄”意为扑灭、彻底消灭,通常指通过强力手段清除或终结某事物。例如《旧唐书·李晟传》中“贼既伤败,须乘机扑殄”,即强调抓住时机彻底消灭敌人。

二、字词结构

三、用法与语境

  1. 历史文献:多用于军事或灾害场景,如《旧唐书》描述剿灭叛军。
  2. 现代适用性: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主要用于古文研究或特定书面表达。

四、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扑”的字形演变或“殄”的用例,可参考《说文解字》等古代字书。

别人正在浏览...

埃煤奔溃鬓云不关风侈富村仆挫缩道径讹舛发人深思废务非烟風穴風鳶奋用伏暑负托格号光傥光银子孤人酣色荷载怀贞化形户帐假命解气憬俗金玦衣厖絶岩刻牙鬼梁虹令状鲁灵光緑豆皮儿麦陇渺远明畅磨搅讹绷南郭子綦纽扣怒吽吽滂濞披决乔势情钟邱园雀离佛图善妇生羡素衷天赋挑发同性委辟微说问牛知马五茄宵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