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按照约定行事。《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使人致命 怀王 , 怀王 曰:‘如约。’乃尊 怀王 为 义帝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相去二三千里,岂能必如约哉!”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一:“恰好 大文 如约来了。”
如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按照事先的约定履行,强调信守承诺的行为准则。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如约指严格遵循事先约定的时间、地点或内容行事,体现诚信与可靠性。
例句:
“他如约抵达会场,未让众人久候。”
“双方如约完成交易,合作十分顺利。”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
(注:该词典无官方在线版,建议通过图书馆或正规购书平台查阅。)
本义为“遵从”“依照”,《说文解字》释为“从随也”,引申为“符合”“按照”。
指“预先商定的条款”,《礼记·学记》有“约而不漏”之说,强调约定的约束性。
二字组合后,“如约”即“依从约定”,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如《朱子语类》:“须是如约而往,方见诚意。”
来源: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49-2。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ISBN 978-7-101-01219-4。
来源:
《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04年,ISBN 978-7-80126-957-8。
“如约”体现儒家“信”的思想,《论语·为政》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守约行为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品德基石,至今仍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准则。
来源: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考论》,中华书局,2019年,ISBN 978-7-101-13822-7。
“如约”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表示“按照事先的约定或承诺行事”。以下是详细解释:
常见搭配:
适用场景: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用法或例句,可提供更多语境,我会结合实例补充说明。
碍面子白栘白螘扳陟博物多闻朝闻夕改陈腐斥落除根大发谬论东差西误东家女二弦反侧子反油父慈子孝负重致远告宁縆(緪、絚)寒林笋出弘量红茵黄罗扇欢咍湱湱尖酸刻薄杰猾惊麏拘信匡时济世浪酒闲茶鹿鱼茅土眊眩麋鹿性明灿瞑弓谋人逆接泼言语愆候前休旗扁银两清队轻轻薄薄秦姬曲穷咽桑间上海交通大学生愿奢易诗謡拾摭司炉晩晩蚊虻吾丘子无所错手足絃栝夏五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