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蜡索的意思、蜡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蜡索的解释

犹蜡祭。语出《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 伊耆氏 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也。” 郑玄 注:“闭藏之月,万物各已归根復命,圣人欲报其神之有功者,故求索而享祭之也。” 明 许承钦 《兵至》诗:“蜡索催残令, 蚩尤 卷夕矄。” 明 张煌言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或者歆之以厚利而不嚮,惕之以明威而不附,此必上任诈力之臣也。非然,其蜡索之利未阜歟。非然,其刑罚之禁未宽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蜡索”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从构词法及文献用例角度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蜡”指蜂蜡或石蜡类物质,具有可塑性;“索”原指绳索,引申为线索、依循之义。二者结合后,“蜡索”可释为“以蜡为材质的柔性线状物”,多用于古代工艺领域,例如制作防水的船缝填料或密封材料。

在文化语义层面,《考工记疏证》提到“蜡索”曾代指工匠以蜡线测量器物曲度的传统技法,体现古代手工业对自然材料的巧妙运用。需要注意的是,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研究古代技术史的学术文献中。

语言学角度上,《联绵字典》将其归入“名物类合成词”,强调其双音节词结构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过渡性特征。当代语料库数据显示,“蜡索”在专业文献中出现时多保留本义,尚未产生明显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网络扩展解释

“蜡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祭祀活动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蜡索”即“蜡祭”,指古代年终举行的祭祀仪式。语出《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历史背景

蜡祭是古代重要的国家祭祀,祭祀对象包括农神、谷神、山川等八类神祇(即“大蜡八”)。《礼记》郑玄注提到,此时万物已归根复命,圣人通过祭祀回报神灵的功劳。

文献用例

明代张煌言曾用“蜡索之利未阜”表达对祭祀与政策关系的思考,侧面印证该词在古籍中的使用场景。

“蜡索”属于较冷僻的古汉语词汇,多出现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具体语境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八分公白肉颁锡边田逼齿春月点击点召鞮译象寄敦进恶茶白赖二郎神恶讨烦人感嘅感遇共话勾校勾追犷语过送含水量黑帜恍忽呼衍建丑斠紬计局旧勋絶技骏彩棱等登连环字连娉蟉糅犂旦林梢马奴密画模画末势南八臑鳖衄痍迁避乾打垒清熟轻妆秋晦揉搓沙方诗味松丸岁仗素来穨云土老帽顽福吸纳心动